中醫常識

以前不流汗現在流汗

部分朋友在以前的生活中會比較少的流汗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出汗,但是近段時間裡裡面會經常的流汗,導致自己也是很疑問的,害怕是不是自己的身體出現問題。導致身體流汗過多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陰虛、過度勞累、腎氣虛等等。

氣虛體質也可以進一步細分,在中醫臨床上,氣虛包括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等多種類型。氣虛體質也有兩個深層次因素: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氣虛調理現在用今幸膠囊有突破性的進展,相對于傳統中藥更為快速有效,而且給人體造成的負擔小。調理方面除了用藥之外,避免造成氣虛的行為也是非常關鍵的,一下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造成氣虛的8大行為。

1.過度勞累。中醫上常講“勞則氣耗”,即操勞過度會消耗元氣。因為元氣是一種能量,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體中發揮著它的功能。

在人們比較疲勞的時候,很容易患上感冒。而在勞逸結合,工作之餘適當休息的時候,感冒的發生率就相對較少。之所以如此,與我們體內元氣的迴圈補充密切相關。

如果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利用元氣,再有規律地用足夠的物質去補充,轉化為新的能量,那麼我們的元氣就能大致保持充盈。如果消耗太過,又沒有及時補充,能量的支出與供給處於一個不平衡狀態,那麼元氣就會損耗得快,以至於越來越少,形成氣虛。如果元氣過度透支,那麼就很容易得病。

2.過分安逸。《黃帝內經》說“久臥傷氣”,意思就是過分安逸,對機體的元氣會有損傷。元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要在體內運動。假如生活過分安逸,整天吃飽了躺著不動,元氣就不能正常地舒展運動。久而久之,會使元氣的運行減慢,機體就會受損。這時最先連累的就是脾。因為脾位於身體的中部,是氣機的轉輸站,關係著體內元氣的上升與下降。傳統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四肢不運動,就會影響脾的運化。所以長期臥床的人食欲必然較差,消化不好,吸收水穀精微的功能降低。後天之氣的生成也就少了,機體自然就傷到氣了。

3.罹患重疾。大病久病之後,人體時常會感到氣力、精神不比從前。這是因為重大疾病往往會使體內元氣大傷。因此,大病初愈後,機體往往呈現出氣虛的特徵。

4.勞心思慮。長期的過度用腦,勞傷心脾,也容易導致氣虛。這是勞神過度所致。例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輔佐劉禪,一面治理蜀國,一面積極北伐魏國。他事必躬親,結果心力交瘁,最終死于五丈原。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諸葛亮極有可能死於因神思過度而導致的嚴重氣虛。

5.勞力傷氣。勞神過度會傷元氣,勞形過度,同樣會促生或加重氣虛體質。重體力勞動者或職業運動員,時間長了也會傷氣而導致氣虛。他們的身體看似很健壯,但這往往是一種假像。到了中老年以後,氣虛體質會逐漸表現出來。

6.亂服藥物。有些人認為自己有內火,常擅自服藥祛火。殊不知這樣很容易傷到元氣而導致氣虛。中醫認為,經常服用清熱解毒敗火的中藥,或是長期服用西藥抗生素、消炎鎮痛藥、激素類藥物,也會促生或加重氣虛體質。

7.心情壓抑。長期心情不暢,肝氣鬱結,很容易促生氣虛體質。但凡肝氣不舒暢,脾臟就在劫難逃,引起“生氣之源”脾虛。脾虛了,氣還會充盈麼?《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總是眉頭緊皺,心情鬱結。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她一向身體消瘦,弱不禁風,面色蒼白,倦而無力,就是嚴重氣虛的表現。而這是因長期肝氣不暢而導致的。隨著氣虛的日益嚴重,免疫力嚴重下降,最終患上了肺結核。

8.長期節食。當機體攝入營養不足時,也會形成氣虛。這種情形常見於減肥的女性。為了身材,女孩子忍痛節食,且不說是否收到減肥效果,卻很容易形成氣虛體質;此外,還容易形成血虛,影響月經。因為過度節食會造成氣血化源不足,而使身體缺少營養,造成行經不暢或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