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腳發涼是什麼原因
現在很多人都不太關注自己的雙腳健康,總是會在冬天的時候選擇露腳踝,或者是光著腳穿著鞋子出門,其實這些對腳的傷害都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在冬天的時候,因為血液不迴圈或者動脈關節的問題,而導致雙腳發涼,尤其是會出現在許多的中老年人身上,像這種左腳發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老年人腳部發冷應警惕動脈硬化
很多老年人感到腳部異常寒冷,並且伴有麻木的感覺,通常不會過多在意,認為這些症狀只是身體的自然老化,而實際上這很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前期表現。
患者通常會感到腳部輕微發冷或輕度麻木,而在活動或行走一段距離後,就感覺到肌肉疼痛、痙攣或疲乏無力,休息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繼續前行,這就是我們在上文提到過的"間歇性跛行",而出現了間歇性跛行的情況,往往是動脈硬化的初期表現。因此老人腳發冷,不可掉以輕心。此外,患有動脈硬化的患者,在休息時也可感到肢體疼痛、麻木和感覺異常,尤其是在夜間更會有雙腳發涼甚至出現抽筋的情況。
腳發涼與健康
預防動脈硬化的方法其實很多,首先要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能使肢體末梢小血管發生長時間的痙攣性收縮,造成皮膚、肌肉和神經組織的血液供給急劇減少。這種作用對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的病人除了會加重動脈硬化外,還會導致原已供血不足的肢體嚴重缺血。
其次是要控制飲食,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並注意減少膽固醇的攝入。最後,適當的運動可以緩解動脈硬化的症狀。而有"間歇性跛行"的患者則不可過度運動,行走的時候應放慢速度。
腳部發冷應警惕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又稱為蜘端動脈痙攣症,是由血管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肢體末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當人患這種疾病的時候,通常也表現為腳趾與手指等四肢肢端發冷,並伴有疼痛、四肢皮膚發紫、潮紅或者陣發性發白等症狀,這種病症通常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所致。
神經衰弱也可導致腳部發冷
如果精神過度緊張或工作壓力過大,有時也會引起腳部發冷的情況。
因為使精神持續處於一種亢奮或極端緊張以及過度憂鬱的狀態,往往會造成神經衰弱,從而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使腳部及下肢出現持續性寒冷的感覺,同時還可能伴有胸悶氣短、多汗、腹脹、頭痛、容易失眠、經常頭痛等各種不適的感覺。
這種由精神問題引起的各種症狀通常不會在體檢中檢查出任何異常徵象,但時間長久下來,對身體確實會有很嚴重的影響,因此無論工作或是學習壓力有多重,也應做到張弛有度,合理安排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