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菌陳附子湯

菌陳附子湯是比較傳統的一種中藥方劑,對寒症有很好的治療的作用,比如說菌陳附子乾薑湯裡面主要的成分就是附子白術,有很好的治療疾病的作用。對於身目俱黃,四肢皮膚發冷,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在使用藥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過量,要到正規的中醫醫生那裡開處方。

藥物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3錢,乾薑(炮)2錢,茵陳1錢2分,白術4分,草豆蔻(面裹煨)1錢,白茯苓(去皮)3分,枳實(麩炒)半錢,半夏(湯泡7次)半錢,澤瀉半錢,陳皮3分(去白)。

方劑主治

因涼藥過劑,變為陰證,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蜷臥。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則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脈緊細,按之空虛,寒濕相合之陰症發黃。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為1服,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涼服,不拘時候。

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3錢,乾薑(炮)2錢,茵陳1錢2分,白術4分,草豆蔻(面裹煨)1錢,白茯苓(去皮)3分,枳實(麩炒)半錢,半夏(湯泡7次)半錢,澤瀉半錢,陳皮3分(去白)。

主治:

因涼藥過劑,變為陰證,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蜷臥。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則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脈緊細,按之空虛,寒濕相合之陰症發黃。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為1服,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涼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經雲: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以淡滲之,以苦燥之。附子、乾薑辛甘大熱,散其中寒,故以為主;半夏、草蔻辛熱,白術、陳皮苦甘溫,健脾燥濕,故以為臣;生薑辛溫以散之,澤瀉甘平以滲之,枳實苦微寒泄其痞滿,茵陳苦微寒,其氣輕浮,佐以薑、附,能祛膚腠間寒濕而退其黃,故為佐、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