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湯怎樣熬成白色
骨頭湯一般很多人熬制出來都是透明的,主要是因為大家在熬湯的時候將骨頭的血水去掉造成的,想要煲出白色的湯水,應該要用冷水來煲湯,這樣煲出來的湯味道是最好的。骨頭湯熬成白色可以很好的補充骨骼所需的鈣元素,而且對於身體比較虛的朋友來說,多喝骨頭湯有利於身體的恢復。
1、骨頭湯怎麼熬成白色
材料:骨頭,水,蔥,薑,酒,醋,鹽。
做法:
1、將骨頭洗淨,入開水中焯水5分鐘,煮出血水後,將骨頭取出,倒掉水。
2、將骨頭放入溫熱水中再次逐根洗淨,尤其是骨頭縫裡的血沫雜質要洗乾淨。
3、將骨頭放在砂鍋中,加入開水,再加入蔥、薑、酒和醋,用大火燒開。
4、撇去浮沫,轉小火燉3小時即可。
5、要喝的時候加鹽稍燜即可。
小貼士:
1、筒子骨燉骨頭湯效果最好,其次是排骨。因為筒子骨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比較營養,而脂肪多也有利於之後的乳化現象,讓湯變成奶白色。
2、事先焯水可以除去骨頭的血水和多餘的脂肪,能夠讓湯顏色白皙,沒有腥味,還可以讓湯的味道更好。焯水的時候還可以加點薑、花椒之類的調味料,效果更好。
3、燉湯期間切忌老是揭開鍋蓋去看,以便保持高溫,不要讓脂肪凝聚,這樣湯就會是奶白色的。
4、湯一定要徹底撇淨浮沫,這樣湯才會乾淨無雜質,要更好喝。
5、燉湯一定要熬夠足夠的時間湯才會白,至少要2個小時,且時間越長湯越白。
2、骨頭湯好喝的秘訣
1、砂鍋燉骨頭湯味道最好。
2、水要一次性加足,不要中途加冷水,如果非要加水也應該加熱開水。
3、不要過多的放入薑、蔥、料酒等調味料,以防影響湯的原汁原味。
4、熬湯時可加入少量醋,能使骨中的鈣質溶于湯內,增加營養價值。
5、熬湯時不要過早的放鹽,防止豬肉內的蛋白質不易溶解,影響口感和湯的品相。
3、骨頭湯保存方法
1、如果是吃剩下的骨頭湯就要再次煮沸晾涼後才能放入冰箱冷藏。
2、如果只保存一兩天,就直接把盛骨頭湯的碗加蓋,放在冰箱冷藏格保存即可。
3、如果是剛熬好的骨頭湯要保存的久一些,就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待骨頭湯凍凝固後,用勺子把上面的浮油撇掉,然後把剩下的部分,注入制冰格內,使之凍結成塊,保存在冷凍室即可。
4、最好少量多格分裝骨頭湯,隨用隨取,避免反復化凍冰凍影響湯品質,加快湯的質變速度。
5、在不確定可以喝完整鍋骨頭湯的情況下,最好盛適量入碗,加適量的鹽,不要將整鍋骨頭湯都放鹽,因為骨頭湯中的鹽分更容易讓骨頭湯滋生細菌,從而加速骨頭湯的變質。
6、如果沒有冰箱,可以將骨頭湯放在瓷器裡,然後泡在涼水裡,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
小貼士:化凍後的湯是有點水油分離的,味道和營養上都比不上現煮的,若有時間最好還是現做現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