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雞骨草呵護肝臟 舒肝真養生

雞骨草對於肝經濕熱引起的口苦、黃疸、尿黃及呃逆、腹脹、食欲減退等症狀,特別是乙肝、丙肝病人長期乏力,偶有肝區不適、腹脹、口淡無味或口苦、尿黃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乙肝、丙肝引起的膽紅素及3項轉氨酶升高,用大量雞骨草(每天60~120克),10日內可使其明顯下降。

雞骨草煲排骨湯具有清熱消炎、養肝的作用。

煲湯:將10~30克雞骨草放在所煮的肉湯中。肉以牛、羊肉為首選。

煎水:以30克雞骨草為例,首先用冷水300毫升,浸泡30分鐘後,煎沸10分鐘左右後濾出。再加水200毫升,繼續煎煮5分鐘後濾出。兩次濾液合在一起(約200毫升)為1日量,分早、晚兩次,空腹服。

雞骨草為植物相思子的帶根全草,其性味甘涼。涼能清熱,甘能緩和,歸入肝經,所以是一味能清肝解毒,又不傷正氣的保肝藥。

用於保健,每日用量10~15克。用於治療,每日30~120克(由病情輕重而定)

雞骨草舒肝湯

材料:雞骨草1 5克,蜜棗1 O克,陳皮1個,豬瘦肉300克,鹽、雞粉

各適量。製作過程

1.將雞骨草、陳皮、蜜棗洗乾淨,瘦肉洗淨,切塊。

2.鍋內燒水,水開後放入瘦肉飛水,再撈出洗淨。3.將蜜棗、瘦肉、陳皮一起放入煲內,加入清水適量,用猛火煲至水滾

後改用中火煲90分鐘,調味即可。小貼士:此湯有清利濕熱,消炎,養肝的食療功效,急性肝炎,濕熱、

口苦、煩熱、小便赤黃者也可用本湯作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