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止血藥仙鶴草的性味歸經

【性味歸經】

苦、澀,平。歸心、肝經。

① 《履巉岩本草》:“味辛澀,溫,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微溫,味苦澀。”

③ 《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平。”

【處方名】

仙鶴草、龍牙草。

【功用主治】

收斂止血,止痢,殺蟲。廣泛用於各種出血之證,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傷出血等證。

① 《履巉岩本草》:“葉,治瘡癬。”

②《滇南本草》:“治婦人月經或前或後,赤白帶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③ 《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

④ 《百草鏡》:“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跌打吐血,血崩,痢,腸風下血。”

⑤ 《植物名圖考》:“治風痰腰痛。”

⑥ 《偽藥條辨》:“治瘰鬁。”

⑦ 《現代實用中藥》:“為強壯性收斂止血劑,兼有強心作用。適用於肺病咯血,腸出血,胃潰瘍出血,齒科出血,痔血,肝膿瘍等症。”

【用法用量】

10~15克,大劑量30-60克,入湯劑。外用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