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如何做湯麵好吃又簡單?

麵條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常見的主食,麵食對於北方人來說,是每天必備的,而且對於有些人來說,一天不吃面的話,總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對於有些人來說吃面其實就是一種享受,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麵條的做法也是非常的,那如何做湯麵好吃又簡單呢?

麵條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番茄雞蛋面

材料: 麵條、番茄、雞蛋、鹽、味精、香油、老薑片。

做法:1、兩個番茄洗淨切片,兩個雞蛋搗碎,蛋液里加鹽,一塊老薑片切碎;

2、鍋內放油,油熱將蛋液倒入炒成蛋花,盛出;

3、另放油,油熱爆香薑碎,將番茄倒入翻炒,待番茄出水了將蛋花倒入同炒一會(可以加一點點白砂糖,如果你嫌番茄味太酸的話,但是只加一點點);

4、然後加水煮入味(水可以比做湯的時候稍多一些)。大概可以煮上五分鐘吧,然後盛出倒在面碗裡,加鹽(鹽要多一些),味精,香油。

5、另起一鍋放水煮面,面好即盛入裝有番茄湯的面碗,撒上香菜,香噴噴。

番茄雞蛋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法簡單又有營養,若是下班回家累了,就做點番茄雞蛋面吃吧。

陽春麵

材料:麵條(最好是細圓掛麵)、麻油、小蔥、鹽、味精、醬油。

做法:1、小蔥切沫備用。煮鍋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備用。

2、空碗內加入醬油、鹽、味精、麻油,沖入半碗燒開的清水。

3、鍋內剩下的沸水用來煮麵條,煮熟後盛起,濾幹水,放入上步調好的麵湯中,撒上蔥花。

吃麵條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具體有哪些呢?我們一起接著看一下。

吃麵條好處

1、麵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含有維持神經平衡的必需維生素B1、B2、B3、B8和B9,同時,還有鈣、鐵、磷、鎂、鉀和銅等人體必需的物質,因此吃麵條能使人長壽,故有“長壽麵”之說。

2、麵條是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它能為運動員肌肉的工作提供必需的葡萄糖。

3、吃麵條能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因為它能緩慢地、有規律地向大腦輸送葡萄糖。

4、不會引導起肥胖。吃麵條不會增加體重,已列入減肥食譜。

5、麵條不含膽固醇,適合高膽固醇患者食用。

6、有抑制食欲的特點,因為麵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饑餓。

7、能夠分解脂肪,因為麵條不含脂肪,可使胰島素保持在正常、穩定的水準,進而保持血糖的長期穩定。

8、麵條是用硬小麥和全麥麵粉製作的,纖維素含量很高,與用去麩小麥製作的白麵包不同,精製麵粉缺乏很多營養,因此麵條比麵包的營養價值高。

麵條在食用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吃麵條要注意些什麼呢?一起瞭解一下吧。

吃麵條應該注意什麼

麵條最適合中午吃

雖然麵條沒有米飯那麼的飽餓,但是麵條也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從而產生較強的飽腹感。而且做麵條的主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消化吸收比較困難。

越筋道的面越營養

一般來說,越筋道的面含有更多的蛋白質。當然,製作工藝也會導致麵條口感的差異。比如,北方的面為了使面更筋道,會加一些鹽來“醒面”,這並不會破壞面的營養,所以不必擔心。

麵條要溫乎乎地吃

麵條的吃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口味,有人喜歡吃涼麵,有人喜歡吃熱氣騰騰的油潑面。其實,如果麵條太熱的話會對我們的食道產生損傷,如果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原湯化原食

在烹煮澱粉類食物時,它們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麵湯中還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