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桑寄生的藥用價值與食用方法

桑寄生的藥用價值

桑寄生,簡稱寄生,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本草綱目》稱之為“桑上寄生”、“寄屑”、“寓木”等。據傳是鳥雀叼銜一些樹果停歇在桑樹上啄吃,其中的一些種子粘落在桑枝或傷陷處。後來,這些種子就直接吸取桑樹的養分長成一株寄生植物,桑寄生就是這種桑上寄生物的嫩葉。桑寄生帶葉莖枝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粗糙,紅褐色或灰褐色,質堅脆,易折斷,以枝細、質嫩、紅褐色、葉多者為佳,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桑寄生主要含寄生甙等黃酮類物質,包括槲皮素、槲皮苷等,有鎮靜、降壓和利尿作用;能舒張冠脈血管,增加冠脈流量;對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多種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中醫學認為,該品性平,味苦、甘,歸肝、腎經,其性緩氣和,可升可降,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養血安胎等功效。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用桑寄生對於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症、小兒麻痹症急性期和後遺症期及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療效。藥理研究表明,桑寄生製劑有抗癌作用,其提取液有免疫原特性。可用於輔助治療癌前症狀,並預防手術後復發和晚期腫瘤。

桑寄生無一定寄主,寄主有毒,桑寄生往往也有一定毒性,服用後可有頭痛、目眩、胃不適、食欲不振、腹脹、口乾等表現,應停止服用,必要時就醫診治。

桑寄生的食用方法

1、桑寄生雞蛋湯

桑寄生15克、雞蛋2個、白砂糖適量。各物洗淨,一起下砂鍋,加入清水600毫升,武火滾沸後,改中火至蛋熟,取出放置冷水中片刻,去殼再下鍋裡,先後煎煮25分鐘,下白砂糖調味便可。其可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養血安胎。適用於肝腎虧虛所致的腰膝酸痛、四肢麻木、筋骨痿弱、胎動不安或胎漏等。

2、桑寄生老母雞湯

老母雞500克,桑寄生30克,玉竹30克,棗幹20克,薑、鹽適量。將老母雞斬塊,並起油鍋,用薑爆香備用;桑寄生除去雜質,洗淨;玉竹、紅棗洗淨, 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三小時,調味即成。可養血祛風、補虛柔肝。適用於高血壓病、中風後遺症屬血虛者,症見面色蒼白、眩暈、心悸、肢體麻木,或時有筋脈拘攣、關節酸痛、下肢痿軟,亦可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病後體虛而見上述症狀者;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外感發熱者不宜飲用本湯。

3、桑寄生茶

取桑寄生幹品15克,煎煮15分鐘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或用桑寄生煎湯代茶,屬一種強壯劑。常喝能安胎養血,祛風濕,補腎肝,降血壓,並能消腫催乳,治腰膝部神經痛,血管硬化,尤其對孕婦腰痛有顯著療效。

4、桑寄生牛尾湯

牛尾500,桑寄生120克,牛尾斬段洗淨;牛尾段、生薑及桑寄生齊入瓦煲,加水6碗,煲4~6小時,味濃後即可飲用。此湯可輔助治療治腰背病,具有降血壓,改善膽固醇代謝等功效,此湯簡便有益,一年四季皆可飲用。

5、桑寄生五加酒

桑寄生、五加皮、杜仲各等分。用約十倍的白酒浸泡。每次飲1~2小杯。用於久患風濕,肝腎虛損,腰膝酸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