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玉米須功效多 自製玉米須涼茶

玉米須功效多

在中藥裡,玉米須又叫龍鬚,味甘性平,有廣泛的預防和保健用途。夏季暑氣重,玉米須可涼血、瀉熱,還可以祛除體內濕熱之氣,而且利尿、消腫,是很好的瘦身飲料。

水煮後可直接飲用

把玉米葉子打開,把鬚子取下來。由於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被玉米皮包裹著,靠玉米須吸收養分,所以玉米須中含有糖類、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接著把玉米須洗乾淨,放在鍋中煮六七分鐘後,熬成黃顏色就可以了。

曬乾可泡茶

如果喜歡口感甜的飲料,可以在玉米須茶中放一點冰糖,喝下去,甜絲絲的帶有玉米的香味。放在冰箱裡,可以存放一兩天。

如果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煮的話,還可以把它曬乾,曬乾之後放在杯子裡,用開水沏著喝,功效也是一樣。

我曾因為慢性尿路感染以及腎臟的疾患住進了醫院,由於久病體虛,有些具有危險性的檢查項目不能做,所以,住院一個多月,腳背浮腫等症狀始終無法確診,直到出院時仍沒有多大的改善。

出院回家後,偶然在網上看到玉米須有利尿、降壓、利膽和止血等保健作用,其水煎劑的利尿作用雖不及西藥來得快,但作用卻比較持久;對腎炎、肝炎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有涼血、瀉熱、消腫的功效;在婦科方面,它可用於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暢等症……

看到玉米須有這麼多的保健功效,我開始用玉米須泡水喝。我每天早晨把玉米須洗淨後放入水杯中,像泡茶一樣將玉米須沖好,蓋上蓋子泡著,以備飲用。起初,覺得玉米須茶有點怪味兒,於是再沖泡時,我往杯子里加了三五朵小菊花,這樣,沖出的玉米須茶多了點菊花茶的清香味道。

不知不覺中,已經飲用了兩個月的玉米須茶,再看自己的腳背,水腫已經基本消失。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楊國華主任醫師點評:玉米須,甘平,中醫認為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強。

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

玉米須能促進膽汁排泄,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於沒有併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藥,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因為它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於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

玉米須的解毒功能可以用來治療乳腺炎等。

另外,玉米須還有開胃作用,筆者就常用它煮水熬米粥治療手術後、化療後和重病後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玉米須通常用法是煎湯後服,內服常用量是每天50~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