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太老煮不爛怎麼辦
眾所周知夏秋交替正是吃鴨子的好時節,因為鴨子富含營養,而脂脂肪主要集中在其皮上,所以只要去除鴨皮,那麼多吃也不用擔心過於肥胖。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冬季來臨之際煮鴨子吃,從而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民間還有鴨肉養的時間越長,越有助於養生的說法,但是鴨肉如果過老,不易於煮爛,針對這一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但是,很多人煮鴨子的做法卻都錯了,因此,煮出來的鴨子總是會口感不佳,鴨肉吃進嘴裡又老又硬,一點都沒有想吃的欲望。即使對身體再有好處,也沒多少人願意吃。
其實,只要咱們改正一步之前煮鴨子的步驟,煮出來的鴨子就完全大變樣了呢!具體是哪一步做錯了呢?答案就是切鴨子這一步!很多人根據以往切肉的經驗,肉肯定是切得塊越小越好,這樣才更容易爛。因此,鴨子也會切成小塊煮。
其實這一步是千萬不能照搬以往的經驗的!因為鴨肉遇熱會縮水很厲害。如果再把鴨肉切成小塊的話,煮好後就會變得又小又老又硬,吃起來口感差了不是一點兩點。
因此,在煮鴨子的時候儘量切成大塊,保持鴨肉的完整性,減小縮水的影響。煮好後再切成小塊,吃起來就能品嘗到鴨肉的鮮嫩啦!
1.在涼水加入少量的食醋,然後把老鴨肉放入其中浸泡2個小時,再用文火燉老鴨肉,這樣燉出來的老鴨肉,不僅很容易爛,而且還能夠讓老鴨肉返嫩。
2.把1快豬胰切碎,然後與老鴨同燉,這樣燉出來的老鴨,不僅它的肉很容易爛,而且燉出來的湯,味道非常的鮮美。
燉制老鴨肉
3.不管多久的陳年老鴨,只要在燉的時候,加幾顆螺螄肉與老鴨同燉,就能夠將老鴨燉的酥爛。
4.放幾片臘肉或者火腿肉與老鴨同燉,能夠讓鴨肉更鮮更香。
好了,有關燉制老鴨肉的技巧就同大家分享到這裡,現在正是食老鴨湯的好時候,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燉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