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骨穿刺對人的副作用

骨穿刺也是一種常見的診斷的方法,尤其是對於血液病常常使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檢查,當然在進行這種檢查的時候,也要瞭解一些注意事項,它屬於一種小手術,所以醫生的技術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旦操作不當,會造成很大的副作用,比如說容易導致骨髓壞死,會造成局部出血,或者是感染等情況。

骨穿刺對人的副作用

一、骨髓壞死

在生病期間,體內的很多血液細胞會大量壞死,這個時候骨髓液非常稀薄,而且在穿刺過程中會導致無法診斷發病原因,進而也就查不出病情的狀況,所以隨著血液細胞的壞死會導致體內的骨髓壞死,從而威脅人的身體健康。但是這種情況也是很少的,幾乎是千分之一的機會,所以也不必那麼害怕。

二、局部出血

由於在手術過程中要用骨髓穿刺針進行抽取,所以可能會接觸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導致穿刺到其它部位,然後出血,進而會危及自己的健康,所以在手術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三、部位感染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不會遭到感染,但是如果醫生在手術過程中也會遭到細菌的破壞,致使將細菌攜帶到人的體內,細菌就會在身體裡面滋生,然後受到感染,所以在手術時要注意自己的環境以及術後的恢復情況。

術後護理

髓穿刺雖為有創性檢查,但因操作簡單、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對機體無大的損害,不需要特殊護理。對於體質弱、有出血傾向者,檢查後應採取下列措施。1.止血:一般以壓迫止血為主。2.臥床休息:檢查後,穿刺局部會有輕微的疼痛。病人可臥床休息一天,限制肢體活動,即可恢復正常。3.防止感染:穿刺時,局部組織經過嚴格消毒。保持穿刺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覆蓋的紗布被血或汗打濕後,要及時更換。針孔出現紅、腫、熱、痛時,可用2%碘酊或0.5%碘伏等塗搽局部,每天3-4次。若伴有全身發熱,則應與醫生聯繫,根據病情適當選用抗生素。

以上就是我對於骨髓穿刺後的副作用的一點兒總結,相信給廣大患病群眾帶來了一定的醫療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