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虛熱和實熱的區別

虛熱和實熱是中醫名詞,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屬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對身體的調理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長期處於這樣的表現之下,容易導致一些疾病的出現,無論是出現虛熱或者是實熱,都可以加強飲食調養,比較嚴重的可以通過一定的中藥來進行治療,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虛熱和實熱的區別

何謂陽明經?陽明經包括人體的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在臟腑,胃家(胃、大腸)屬陽明。

再看其短氣乏力,氣逆欲吐,不思飲食的症狀,則不是單純的陽明有熱了 ,且其熱也不是實熱了,是陽明胃家虛熱。

何謂虛熱和實熱?舉個例子,拿我們平常燒開水來說,有的時候水很快燒開是火比較大,有的時候水很快燒開是水加的比較少,所以說,實熱為火太過,虛熱為水不及。

那麼,對應人體來說也是如此。

陽明實熱是因為陽明的火太大引起的,而陽明虛熱則是因為陽明的水不足引起的,陽明實熱應該瀉火清熱為主,猶如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調胃承氣湯等,陽明虛熱則應該補水清熱為主,猶如竹葉石膏湯等。當然,這些湯方使用時都需要辨證才能施治,有其證才能用其方。

最後看其脈細數,結合上述症狀判斷,此乃津液不足、氣有熱之象,所以這個患者應為虛熱,當用竹葉石膏湯。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石膏湯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了竹葉、麥冬、人參補充津液;加了半夏降逆;因其為虛熱,所以去了知母。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竹葉石膏湯的煎法比較特別,“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意思是,先煮竹葉、石膏、半夏、人參、炙甘草、麥冬,煮一陣子後,去掉藥渣,再放入粳米,煮到米熟後,湯成去米。也就是說先煮藥,藥煮好後去藥渣,後下粳米。

虛熱與濕熱上火的對症治療

虛熱上火,多因內傷勞損、臟腑失調,導致虛熱內生。其主要症狀是目乾澀痛、口乾燥、口舌生瘡、咽幹聲沙、乾咳少痰、鼻腔熱烘、牙齒鬆動或疼痛、心煩多 夢、舌紅苔少等。虛熱上火者,可選取滋陰潤燥降火的食材,如麥冬、天冬、沙參、玉竹、生地黃、石斛、蓮子、百合、雪耳、雪梨等。

實熱上火,症狀有所不同,主要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症狀為口渴、口臭、口苦、口腔潰瘍、咽喉紅腫疼痛、流鼻血、牙齦腫痛、煩躁易怒、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舌紅苔黃等。實熱上火者,可選取清熱瀉火的食材,如菊花、金銀花、夏枯草、魚腥草、羅漢果、薏苡仁、荸薺、綠豆、粉葛、白蘿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