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便溏的最好中成藥
便溏其實就是大家經常說的腹瀉,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腹瀉的經歷,引起腹瀉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多數人腹瀉一般都是不衛生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這個時候適當的喝一些糖鹽水或者是抗生素,多注意休息,一般是可自行恢復的,但是有些人是長期的便溏,如果是慢性的腹瀉,最好是去醫院查明原因,針對病因來治療。
治7種腹瀉中成藥最有效!
痢疾:
夏秋季節最易發生的腸道傳染病是痢疾,表現為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大便中有黏液或膿血,主要由飲食不潔所致。急性痢疾可服香連丸、加味香連丸與雙黃消炎片;慢性痢疾可將加味香連丸與參苓白術丸合用。至於中毒性痢疾,症見發病急,病情重,可出現高熱、頭痛、煩躁,甚至昏迷、抽動等危險症狀,應迅即送醫院搶救。
熱瀉:
多見於酷暑之時,因貪辛辣食物而致大腸功能失調。表現為腹痛腸鳴,痛一陣瀉一陣,伴有發燒口渴、小便短赤等症。可服雙黃消炎片、加味香連丸等。
五更瀉:
又稱雞鳴瀉。每天清晨起床前,于肚臍周圍作痛,腹脹腸鳴,瀉後輕快,腹部及四肢畏冷。可服四神丸等治療。
寒瀉:
多因貪涼喜冷,過食生冷食品,症見腹痛,腸鳴,大便清稀,熱敷腹部則痛減。可服附子理中丸、參桂理中丸,也可貼曖臍膏等治療。
脾虛瀉:
常因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減弱所致。表現為面色萎黃,身倦無力,食欲差,食後腹脹、時溏時瀉,伴有腸鳴、隱痛、放屁等。可服參苓白術丸、人參健脾丸或開胃健脾丸等。
久瀉:
腹瀉久日不愈,致脾胃功能更加衰弱,症見面黃肌瘦,疲倦無力,消化不良,大便溏瀉等症。可服瀉痢固腸丸、參苓白術丸。若有脫肛,則選用補中益氣丸。
傷食瀉:
主要因飲食不節,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症見腹部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瀉後痛減,並伴有泛酸水、噯氣等。可服加味保和丸與和中理脾丸。
另外,慢性腹瀉若為腸結核、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內分泌疾病、惡性腫瘤等,應及時去醫院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