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兒童食品做法

很多寶媽為了能讓寶寶吃上健康營養的食物都選擇自己在家給寶寶做零食。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前在家裡做不了的食物現在在家裡都可以做出來。尤其是現在嬰幼兒的物品價格非常高,自己在家裡製作性價比非常高。下面給寶媽們介紹幾種兒童食品做法,大家可以學一些。

一、8~12個月

這階段的目標是逐步建立全天三餐三點的飲食模式:即早晚喝奶,午餐和晚餐吃高品質的菜粥或爛麵條,上午9點及下午3點左右各一次點心,一天共有6次。到8個月時大多數寶寶也能夠吃“手指食物”(能被寶寶獨自吃下去的食物)。到12個月時,大多數寶寶可以吃的食物類型和其他家庭成員一樣。要避免可能引起窒息的食物。

1、豆腐鯽魚湯

原料:豆腐,鯽魚,火腿,蔥、薑末少許,料酒、醋、鹽、食用油少許

做法:將鯽魚洗淨,魚身抹少許鹽,可防止粘鍋。鍋中放入食用油燒至7成熱,放入魚稍煎一下,再放入各種調料,加清水煮沸後加入豆腐,再煮10-15分鐘,待湯色乳白時,撒上蔥末即可。

功效:蛋白質含量全面且優質,增強抵抗力。

2、香煎土豆片

原料:土豆,原味沙拉,植物油

做法:將土豆洗淨去皮切成8mm左右厚的片,入油鍋煎至雙面焦黃起泡,在一面塗上適量原味沙拉即可。

功效:提供均衡營養,並適合出牙寶寶磨牙。

3、三鮮蛋羹

原料:雞蛋,蝦仁,蘑菇,精肉末,蔥、蒜適量,食油適量,料酒、鹽、麻油少許

做法:蘑菇洗淨切成丁;蝦仁切丁。起油鍋,加入蔥蒜煸香,放入三丁,加料酒、鹽,炒熟。雞蛋打入碗中,加少許食鹽和清水調勻,放入鍋中蒸熱,將炒好的三丁倒入攪勻,再繼續蒸5—8分鐘即可。

功效:補充豐富的鐵、鈣和蛋白質。

二、1—3歲之間是一個關鍵期,是逐漸向成人化飲食模式轉變的交替時期。此階段繼續做好三餐三點的飲食模式。食物的種類和稠度要不斷增加。原先不能吃的東西也要逐漸加入進來,由最初吃的粥、軟飯、爛麵條逐漸變成一些乾飯,另外也可嘗試小餛飩、餃子、饅頭,薄餅等。

1、香酥腰果

原料:腰果

做法:腰果洗淨置於微波爐中加熱1.5分鐘晾涼即可食用。

功效:補充營養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健腦益智。

2、冬瓜荷葉湯

原料:冬瓜,嫩荷葉

做法:冬瓜洗淨連皮切塊,荷葉剪碎煎湯,煮沸後去掉荷葉,加入冬瓜塊和鹽繼續煮熟即可。

功效:冬瓜消腫利尿,荷葉生津止渴,清熱消暑。

3、攤蓧麥蛋餅

原料:蓧麥面25克,雞蛋半個,碎菜15克,蔥、鹽、油些許。

做法:將蓧麥面與打勻的蛋液、鹽、碎菜等混勻,如過於黏稠可少加水;平鍋放少許油,攤上面餅,注意做到薄厚均勻。

功效:粗糧也是日常飲食中植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這麼一份蓧麥攤餅,就含有不低於7克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