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土豆饅頭的做法

土豆饅頭,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種快手飯。相對于傳統的白麵饅頭來說,土豆饅頭當中因為加入了土豆,其實營養價值更加的豐富。對於一些孩子和老人來說,柔軟的土豆饅頭,也更加符合他們的胃口。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土豆饅頭就不是很好的食物了。那麼,如何製作土豆饅頭呢?

難度: 切墩(初級) 。

時間: 30–60分鐘 。

主料

土豆, 1個, 中筋麵粉, 500g, 奶粉, 20g, 雞蛋, 1個, 白糖, 50g, 酵母, 5g。

土豆饅頭的做法步驟

1. 1個土豆蒸熟(我同時有做南瓜饅頭,南瓜餅,所以一起蒸了。)。

2. 奶粉,糖,酵母(量隨意的,酵母多加沒問題的,加快發酵,我是放冰箱一夜,所以只加5克)。

3. 加溫水攪拌,靜止5分鐘。

4. 土豆泥加麵粉,同時將調好的酵母汁,連同雞蛋一起用筷子先攪拌。

5. 揉好的土豆面,發酵至少一倍大(土豆面發酵很緩慢,如果酵母加的少,就至少要4到6小時)。如果不是著急吃,我是當天晚上8點揉好,放冰箱12小時。第二天早上製作。

6. 蒸好的土豆饅頭,呵呵,因為照顧兩個娃,沒時間搓造型,直接切好,蒸了。(發酵好後,一定要揉下,排氣下,然後做造型。造型好,放在蒸籠上,要靜止一個小時。土豆發酵很慢,要根據自己製作的實際情況哦!)。

7. 第二次做的,搗鼓了下,放紙杯中蒸。

小貼士

沒有中筋麵粉,可以將低筋和高筋混合。

對於這個新興的馬鈴薯饅頭,不少消費者都是疑惑的,擔心口味不行或者成分不明確。事實上馬鈴薯饅頭的研製並不是心血來潮的,早在2013年農業部提出馬鈴薯主食化戰略開始中農科院加工研究所就開始成立團隊兵分幾路開始了馬鈴薯發酵產品的研究,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調研之後最後將重點鎖定在麵包以及饅頭上。當然,除了饅頭和麵包,未來5年還會有馬鈴薯棗糕、蛋糕花卷等8~10種馬鈴薯系列主食產品的開發。而馬鈴薯饅頭在研發過程中可謂是困難重重,在一些環節的實驗過程中經常失敗,所以工作人員需要將黏在機器上的幾百個饅頭一一的摳下來…..而與小麥饅頭相比。馬鈴薯饅頭的營養價值大約高出2倍左右,是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

有嘗試過馬鈴薯饅頭的表示味道還不錯,沒有明顯的馬鈴薯味道。但是別看這馬鈴薯饅頭的成分就是簡單的薯熟粉和乾酵母,但是同樣的材料買回家卻難以蒸出這樣又香又大的饅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