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薑茶怎麼做治感冒

生薑的藥性比較的溫和,對於因受寒而導致的風寒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在冬天患上了風寒,只要喝一碗熱姜湯,或者熬一碗紅糖姜水,喝完以後,處處汗,就會對感冒有很大的改善,對於風寒的治療和預防有很大的功效,那麼,薑茶怎麼製作呢,薑茶怎麼做才能治療感冒呢?有沒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但是,如果得的是風熱感冒,就不可用姜湯來治療。這是由於生薑性溫,而風熱感冒的患者,人體本來已經感受了熱邪,如果這個時候再服用生薑類的溫藥,那就如同火上澆油,必然會適得其反。中醫對風熱感冒主要採用辛涼解表的方法來治療,也可用薄荷茶之類的辛涼飲料進行輔助治療。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姜湯的做法吧。

姜湯怎麼熬

取一小塊薑,洗淨刨皮後,切成小片,放進沙鍋中,然後取一些胡椒粉,紅糖,也置入其中,再加入適量的水後,就可以煎姜湯了。煎姜湯是有技巧的,先用大火把水燒開,然後改用文火,慢慢地煎上一會兒。薑是辣的,胡椒也是辣的,煎的時間越長,辛辣味越足,由於加進了紅糖,甜味也不少。這樣的姜湯甜中帶辣,辣中帶甜,其味無窮。如若感到姜湯中內容太少,再煎姜湯時也可以加進適量的蘋果丁。

剛下爐的姜湯,燙著哩,再加上其味辛辣十足,是不能喝急的,只能慢慢地品著。喝過姜湯後,人體便會感到渾身發熱,便有了想出汗的感覺了。真正是汗出來了,感冒也就容易好了,要是這個時候能再在被子裡再捂一會兒,讓身上的汗全然冒出,感冒一定會好上八九分的。

最後,再來看看熬姜湯應該注意什麼吧。

熬姜湯的注意事項

準備在冬季給家人熬姜湯,最好趕在上凍前買沒有凍的鮮薑。生薑取自根莖,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和發黑的,顏色鮮豔、柔軟膨脹狀態的新鮮薑,不要選起皺紋和發幹的生薑。將生薑洗好後去除水分,用保鮮袋或包裝紙密封好後放進冰箱冷藏,或在常溫下放進蔬菜筐裡,都是保存的好方法。如果表面乾燥,皮稍微厚點兒,去皮後還可以使用。生薑表皮中有較多營養成分,在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分的流失。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豔、柔軟,外形飽滿的新鮮薑,不要選起皺紋、發幹發黑的。姜皮中有較多營養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分的流失。不過,生薑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不宜長期食用。中醫認為,生薑性溫熱、辛,可疏風解表、散寒。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由此看來,姜湯也並非萬能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