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胃喝水就刺痛

胃部也是一種直接與外部接觸的器官之一,因此容易接觸到一些病原、有害物質,進而引發胃部病變,一般消化系統容易發生炎症、潰瘍,吃東西會引發劇烈的疼痛;在平時吃東西感到胃部異常疼痛時,一定要注意,這極有可能是胃部胃潰瘍,要儘早治療,下面小編就一些症狀詳細解釋一下。

胃潰瘍簡介

潰瘍病或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於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內,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潰瘍。

症狀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多位於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複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症狀,或以出血、穿孔等併發症作為首發症狀。

治療

一般按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原則用藥

首先應用減少損害因素的藥物:如制酸劑、抗膽鹼能藥物、H2受體拮抗藥、丙穀胺、前列腺素E2的合成劑及奧美拉唑等,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的藥物:如硫糖鋁、鉍劑、甘珀酸(生胃酮)等。徹底根除Hp,因為目前認為Hp感染與本病有一定關係,所以要積極治療。

胃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可表現為嘔血或便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止血措施主要有:①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PPI),提高並維持胃內pH值;②內鏡下止血;③手術治療;④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