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太淡怎讓它變鹹點
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用糯米包成的粽子口感特別好甜,甜膩膩的。現在也有各種各樣的粽子出現在市面上,包括肉粽等等。我們都知道肉粽在包的時候要多放一點鹽。那如果不小心味道淡了應該怎麼樣讓它變鹹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怎樣讓味道淡的粽子變鹹吧!
1、在用清水煮粽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清水的水量,水量不可乙太多,也不可乙太少,要剛好沒過粽子即可。
2、在煮粽子期間,如果發現鍋內的水被蒸發掉很多的話,一定要注意適時的補充熱水,這個熱水可以不是沸騰的水,但也要儘量使用熱水加入鍋中,切忌用冷水。
3、粽子很難熟,可以用高壓鍋煮比較省時省力,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後才能放入粽子,並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粽面,不然沒被水浸著的粽子無論如何也煮不熟的。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加水不夠多,上面的粽子會被頂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夠軟糯。
4、煮粽子的時候,一定要在鍋蓋上壓上一個重物,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為水沸騰而讓粽子煮散的現象。而且經過嚴密密封煮出來的粽子,香氣會更加的充沛,而且口感也會更加的好,粽子的味道會更加的美。
5、煮粽子的時間和你包的粽子的大小有關,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軟的,泡時最好放些灰水(鹹),這樣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壓一下,感到軟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則,翻過來繼續煮。
拿個尖的鍋 裡面放點水和鹽 然後兩個筷子當架子 把粽子放上面 然後燒就行了 (熏的粽子還是原來的口感 沒什麼特殊的味道 只是口味+重而已) 麻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