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的毒副作用
說道烏藥這種中藥,肯定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吧,烏藥這種藥的營養價值是比較高的,這種藥在全年都可以踩,屬於一種溫補類的藥物,能夠有效的治療腹痛腹瀉,而且還能夠去除體內的寒氣,但是藥三分毒,所以烏藥也是有一些副作用的,那麼烏藥都有哪些毒副作用呢?
中藥烏藥有毒嗎
烏藥,中藥名。為樟科植物烏藥的乾燥塊根。全年均可採挖,除去細根,洗淨,趁鮮切片,曬乾,或直接曬乾。本品多呈紡錘狀,略彎曲,有的中部收縮成連珠狀,長6~15cm,直徑1~3cm。表面黃棕色或黃褐色,有縱皺紋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射線放射狀,可見午輪環紋,中心顏色較深。氣香,味微苦、辛,有清涼感。
烏藥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主要治療寒凝氣滯,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疼痛,經寒腹痛。
1、治腹部疼痛。臍腹疼痛而有腸鳴或便糖者適宜(屬寒痛,可見於胃腸腎經官能症或腸粘結連引起的輕度梗阻等),可用烏藥配香附、如香烏散,或配木香、沉香、陳皮、厚樸、蒼術、炒麥芽等同用,名排氣湯。該湯有排氣止痛作用,經動物實驗證實其原理在於使腸收縮力加強,蠕動加快,從而有助於排氣止痛,方中的主要有效藥物是烏藥和木香。
2、治寒疝。小腸疝氣痛、附睾炎等牽涉至臍腹作痛者,可用烏藥配理氣祛寒藥,以行氣散寒而止痛,方如天臺烏藥散。
3、治小便頻數而屬虛寒者,配益智仁等分,以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第服6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4、治氣滯引起的月經痛,如為月經後期疼痛,如為月經後期疼痛,配沉香、延胡索、當歸、肉桂;如為經前腹痛,則常配木香、砂仁、香附。
此外,對腹瀉患者如瀉後有隱痛,在方劑內加入烏藥一味有助於止痛;又烏藥亦試用于治脈管炎、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引起的心前區痛,可配毛冬青、雞血藤、當歸、川芎、條芩、銀花等藥,初步觀察,有一定止痛效果。
都說“是藥三分毒”,烏藥也不例外。烏藥的副作用究竟怎麼回事呢?當然,在標準的烏藥服用量的範圍內,烏藥不具有任何的毒副作用。但是這不代表每一個人都適合服用烏藥。烏藥的服用還是存在一些禁忌的地方的,比如氣虛內熱的患者是不能服用烏藥的。這類型患者一旦誤服烏藥,不但起不到其藥性作用而且還可能造成藥不對症的不良反應。當然像孕婦對於烏藥的服用還是要慎重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