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胃下墜吃什麼藥?

胃下墜也被成為是胃下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部疾病,大多數的胃下垂是由於生活飲食習慣不當造成的,胃下垂的治療主要是通過鍛煉或者是飲食調節,也可以通過服用藥物比如嗎丁啉或者是維生素B6來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胃消化,也可以通過中醫的按摩,針灸來治療胃下垂。

按摩治療胃下垂

預備式: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右手掌心與左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按揉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將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有升陽舉陷的功效。中醫認為,脾主升清,主運化,脾陽虛,則中氣不好,所以會導致中氣下陷,而中氣下陷的結果,就是內臟下垂移位,胃下垂也屬於這種情況。升陽舉陷,則達到提升陽氣的作用,陽氣足,胃下垂情況自然消失。

掌揉中脘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是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將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功效。

團摩上腹: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適當用力做順時針環形摩揉0.5~1分鐘。以腹部發熱為佳。有寬胸理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文章目錄一、胃下垂吃什麼藥1. 治療胃下垂的中藥方2. 胃下垂食療方3. 按摩治療胃下垂二、胃下垂的症狀三、如何預防胃下垂

胃下垂吃什麼藥

1、治療胃下垂的中藥方

藥方一:黨參15克,白術、茯苓、山藥各10克,砂仁、蔻仁、谷芽、木香、山楂各9克,甘草5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藥方二:白術20克,黨參30克,茯苓、枳實、陳皮、半夏、川厚樸9克,萊菔子、檳榔各10克,砂仁、黃連、乾薑各5克,炒麥芽1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藥方三:黃芪50克,黨參、白術各15克,砂仁、炒麥芽各10克,雞內金、炙甘草各5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胃下垂吃什麼藥

2、胃下垂食療方

2.1、豬脾棗米粥

豬脾2只,大棗10枚,粳米100克。將豬脾洗淨切片,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味。空腹服之,每日一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2.2、蓮肉山藥粥

豬肚1只,蓮肉、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將豬肚去除脂膜,洗淨切碎,蓮肉、山藥搗碎,與糯米同放鍋內,加水,文火煮粥,早晚兩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2.3、豬肚黃芪湯

豬肚1只,黃芪20克,陳皮30克。將豬肚去脂膜,洗淨,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紮緊,加水,文火燉至豬肚熟,再加適量調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5只豬肚為一療程。

胃下垂吃什麼藥

3、按摩治療胃下垂

預備式: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右手掌心與左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按揉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將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有升陽舉陷的功效。中醫認為,脾主升清,主運化,脾陽虛,則中氣不好,所以會導致中氣下陷,而中氣下陷的結果,就是內臟下垂移位,胃下垂也屬於這種情況。升陽舉陷,則達到提升陽氣的作用,陽氣足,胃下垂情況自然消失。

掌揉中脘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是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將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功效。

團摩上腹: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適當用力做順時針環形摩揉0.5~1分鐘。以腹部發熱為佳。有寬胸理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胃下垂吃什麼藥

胃下垂的症狀1、體征

患者身體瘦長,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鬆弛,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鬆弛。

2、全身症狀

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3、消化系統症狀

患者食欲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後症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於食後或行走時加重,平臥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胃部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欲明顯降低,並有畏食、厭食的表現。

如何預防胃下垂防止便秘:便秘會加重胃下垂程度。

動靜相宜: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促使胃蠕動,改善症狀。

減少刺激:應儘量少吃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薑、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

少食多嚼:這樣既可以充分消化食物,又避免過多食物滯留胃部引起消化不良。少食幹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牛排、炸九於、花生、蠶豆等。副食要剁碎炒熟,少食生冷蔬菜。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最易消化。

細嚼慢嚥:細嚼饅咽利於消化吸收、增強胃蠕動,緩解腹脹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