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煮排骨湯放什麼料

天氣變得炎熱起來了,吃飯的時候經常會要一個湯來下飯,排骨湯可以說是首選了。作為一種日常的湯類,排骨不僅具有富含豐富的鈣,蛋白質等元素,還能夠提高抵抗力,預防感冒,強身健體,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品。可惜這麼好喝又有營養的湯,很多人卻不會自己製作,對於排骨湯需要放一些什麼調料很是為難,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下要放的調料吧。

燒排骨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清湯型,一類是濃湯型。

清湯型的放的調料要少,小火慢燉,主要調料有蔥薑蒜,花椒,香葉,喜歡菌類的可以放入茶樹菇,或是西洋參也可,千萬不要放醬油,會影響湯色。香辛類的調料也不要放,要保持湯的原汁原味是最主要的,一般這樣燉出的湯清淡可口,但排骨就沒了什麼味道,以喝湯為主。

濃湯型的不用太小的火,中火就可以,除了前面的調料還可以加入香辛料,如大料、桂皮、肉蔻、加醬油,或黃醬,喜歡辣的可以加郫縣辣醬,或紅辣椒,燉到肉爛就好,排骨和湯都很好吃,湯可以燉菜或煮面。

冬天白蘿蔔、夏天冬瓜,還有淮山(也就是山藥),是骨頭最好的配伍材料,再就特殊口味點的,玉米和紅蘿蔔同時燉骨頭(即好看又好吃)。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于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 還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蔥、薑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適量就好,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

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蔔,就不會膩了。還可以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也可去除油膩。

用雞、鴨、排骨等肉類煲湯時,先將肉在開水中氽一下,這個過程就叫做“出水”或“飛水”,不僅可以除去血水,還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過於肥膩。

海帶排骨湯

原料: 豬排骨、海帶,蔥段、薑片、精鹽、黃酒、香油

做法:

(1)將海帶浸泡後,放籠屜內蒸約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後,洗淨控水,切成長方塊

(2)排骨洗淨,用刀順骨切開,橫剁成約4釐米的段,入沸水鍋中煮一下,撈出用溫水泡洗乾淨

(3)淨鍋內加入1000克清水,放入排骨、蔥段、薑片、黃酒,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開用中火燜燒約20分鐘,倒入海帶塊,再用旺火燒沸10分鐘,揀去薑片、蔥段,加精鹽調味,淋入香油即成

白蘿蔔排骨湯

材料:豬排骨(500克)、白蘿蔔(700克)、海帶(250克)、香菇(6朵)、瑤柱(15克)、薑(1塊)、水(2800毫升)

調料:鹽(適量)

做法:

1、豬龍骨砍塊洗淨,白蘿蔔削皮切厚塊,海帶用水浸泡待用,香菇用水浸泡至軟撈起,瑤柱洗淨,薑切片。

2、燒開水把豬骨焯燙片刻,撈起再用清水沖洗。

3、把材料和水放進湯鍋裡,開大火把水燒開後改小火,若是高壓鍋再煲40分鐘,若是其他鍋再煲2個小時。

4、湯煲好後放鹽,用勺子攪動均勻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