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綠茶泡多久?

喝茶的時候是很講究的,不同的茶葉沖泡的茶具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茶葉沖泡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一般如果茶沖泡的時間太短,是很容易破壞掉茶葉中的維生素C以及氨基酸等,這些水溶性的物質是沒有辦法被溶解掉的,茶葉因此也會就會沒有發揮它所特有的功效,那一般綠茶需要衝泡多久呢?

沖泡最佳時間:

一是將茶葉泡到適當的濃度後倒出開始飲用,二是指有些茶葉要衝泡數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時間。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

綠茶泡多長時間喝最好

如有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後,便可飲用。這種泡法的缺點是:如水溫過高,容易燙熟茶葉(主要指綠茶);水溫較代,則難以泡出茶葉;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時喝不完,浸泡過久,茶湯變冷,色、香、味均受影響。改良沖泡法是:將茶葉放入杯中後,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喝到杯中尚餘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據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其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則所剩無幾了。所以,通常以沖泡3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撚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用沸水沖泡3~5分鐘後,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飲用即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

據研究,綠茶經一次沖泡後,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葉中最易溶于水的成分,一次沖泡的浸出率高達80%以上;其次是咖啡鹼,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較低,約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於40%。紅茶在加工過程中揉撚程度一般比綠茶充分,尤其是紅碎茶顆粒小,細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沖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綠茶高得多。目前,國內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飲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質的浸出量,提高茶湯濃度。據比較,袋泡茶比散裝茶沖泡浸出量高20%左右。

喝綠茶的最佳時間

1、從季節上來說

綠茶屬於味苦微寒,在寒冷的冬天飲用很容易造成胃寒,而且還可能影響食欲。而夏季比較炎熱,喝綠茶正好可以取其苦寒之性,消暑解熱,生津止渴。而且由於夏天天氣炎熱,人的消耗大,出汗多,很輕易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人容易疲憊,頭暈。

綠茶泡多長時間喝最好

血液粘稠度高就給心臟帶來很大的負荷。綠茶收斂性強,氨基酸含量豐富,可以消暑降溫。從中醫角度來說,到了夏天,所有的氣血都調動到了體表,而內裡是空虛的。

別說什麼大補的藥材,就是多吃點羊肉都吸收不了的,所以夏天非常輕易拉肚子,其實這不光是夏天多吃蔬菜瓜果帶有細菌病毒的關係,也有陽氣外升,內裡最弱的原因。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至虛之處必是致病之所”。而綠茶中含有非常豐富的兒茶素,殺菌消炎,進步人體免疫能力。

綠茶泡多長時間喝最好

2、從一天的時間中來考慮

在綠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這種物質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鞣酸蛋白,從而達到收斂的作用,使得腸道蠕動減弱,從而延長食物殘渣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進而導致大便乾燥。所以,飽餐後最好先不要喝茶。飯後一小時,睡前兩小時喝茶好,可以幫助消化和補充水分。

綠茶泡多長時間喝最好

飯前和飯後不要喝茶,因為飯後立即喝茶,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的鐵鹽,降低鐵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誘發貧血,等飯後一小時,食物中的鐵質已基本吸收完畢,這時喝茶就不會影響鐵的吸收了。

在睡覺之前千萬不要喝綠茶,不然的話會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