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大便淡黃色是病嗎?

大便人們是產生的排泄物,基本上都是身體腸胃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加上腸胃分泌的液體組成,大便必須經過肛門排出體外,否則會造成積食、腹脹等後果,給健康帶來一些損害。而大便的顏色是觀察疾病的參考之一,例如,大便淡黃色是病嗎?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希望大家能夠瞭解一下。

大便的顏色淡黃色是正常的,可能有進食的飲食類型有關係,注意觀察,無不適無需處理的。大便顏色的變化與疾病的關係十分密切。白色或灰白色:提示膽道梗阻,有膽結石、膽道腫瘤或胰頭癌的可能。此外,灰白色便還可見於鋇餐造影後,這並百疾病所致生理性糞便。

白色淘米水樣(即糞便呈米泔水樣的白色混濁液體)量多,常見於霍亂。白色油脂狀:量多,並有惡臭,常見於胰源性腹瀉或吸收不良綜合征。白色粘液狀:提示可能是慢性腸炎、腸息肉和腫瘤。深黃色:可由紅細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細菌感染、惡性瘧疾、配錯血型的輸血,某些化學藥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種免疫反應(包括自體免疫)等引起。

綠色:呈水樣或糊狀,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見於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等疾病。若綠便中混有膿液,則是急性腸炎或菌痢的表現。此外,吃了大量含有葉綠素的食物,或腸內酸性度過高,也會使糞便變成綠色。鮮紅色:常見於下消化道出血。外層沾有鮮血,量少,並伴劇能,便後疼痛消失,是為肛裂;若血色鮮紅,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塊,附在糞便外層,與糞便不相混,用水可將血液或血塊沖走的,有內痔出血的可能。若血色鮮紅,並與糞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為腸息肉或直腸癌、結腸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