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藥物過量會有什麼症狀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儘量少服用藥物,如果必須服用藥物一定要按照醫生交代的去服用,不要自作主張,因為藥物服用過量會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像有些藥物吃多了就會引起關節炎,今天給大家普加下具體的藥物服用過量會有什麼症狀,大家一定要謹記。

1.能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

利尿藥,雙氫克尿塞、速尿、利尿酸鈉、氯噻酮、醋氮醯胺;抗風濕藥,阿司匹林、保泰松;抗生素,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抗癆藥,異煙肼、吡嗪醯胺;降血脂藥,安妥明、煙酸;其他如胰島素、左旋多巴、腎上腺素等,這些藥物在治療相應的疾病中常常具有獨特的作用,起到“藥到病除”的作用,但它們可以影響尿酸從腎臟中排泄,而使血中尿酸的含量升高,有可能在組織中出現尿酸鹽結晶。如果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中,則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出現拇指關節、指、腕、踝、膝等關節紅腫、疼痛等。

2.能引起化膿性關節炎的藥物

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當大劑量或較長時間應用後,會引起骨質疏鬆或骨的無菌性壞死而出現關節痛。更有甚者,還能明顯降低機體抵抗力而誘發化膿性關節炎。如反復在局部關節腔內注射確炎舒松等,可以直接損害關節的滑膜而引起關節炎,或者因注射時消毒不夠嚴密而出現化膿性關節炎。

3.能引起過敏性關節炎的藥物

青黴素的最大特點是會引起多種過敏反應,出現皮疹、嗜酸性細胞增高,直至發生嚴重威脅病人生命的過敏性休克。在這一系列過敏反應中,就有關節疼痛的表現,少數病人還有關節腫脹和輕度積液。其他藥物引起過敏時,也可以出現關節疼痛。藥物所引起的這些過敏性關節痛和關節炎,在停用這些藥物時即能消失。

破傷風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狂犬病血清、白喉、傷寒疫苗等均為異體蛋白,能成為抗原物質而引起過敏反應,發生血清病而出現關節痛、肌肉痛、發熱、蕁麻疹等。關節痛多數發生在用藥後1~4天,常持續1周而消失。就是被某些人誤認為是補藥的丙種球蛋白和胎盤球蛋白,注射後也可能出現過敏性關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