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通帶脈的最快方法是什麼

帶脈是人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而且帶脈在人體的位置非常的好找,只需要學習一下就可以準確無誤的,卻找到帶脈的位置的,不同的地方,代表著可以去治療不同的疾病,很多人都為找不到帶脈的位置而煩惱,下面就讓我們一塊兒來看一下帶脈都在哪裡,能治療什麼病?

帶脈好找,手叉腰,那個軟軟的地方,肋骨和盆骨中間有軟肉那裡。敲的時候躺在床上側臥比較容易找。督脈督脈起于長強穴、止於齦交穴,單28穴。本經循行路線:督脈起於少腹內,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脊柱內部,上達項後風府穴,進入腦內,上行巔項,沿前額下行至鼻柱。本經所主病候:角弓反張,脊柱強直,成人癲病,小兒風癇,痔疾等。本經主治病證:神志病,熱病,骶、腰、背、頭、項各部病症,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疾病。長強(督脈穴;絡穴)位置:尾骨下端與肛門連線中點。

主治:泄瀉,便血,便秘,痔疾,脫肛,癲癇,洞泄,大、小便難,陰癢,尾骶骨痛。腰俞(督脈穴)位置:骶部,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主治:月經不調,痔疾,腰、脊強痛,下肢痿痹,癲癇,脫肛,便秘,便血。腰陽關(督脈穴)位置:腰部,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月經不調,遺精,陽痿,腰、骶痛,下肢痿痹,帶下。命門(督脈穴)位置:腰部,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陽痿,遺精,帶下,月經不調,泄瀉,腰、脊強痛,虛損腰痛,遺尿,尿頻。懸樞(督脈穴)位置:腰部,後正中線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泄瀉,腹痛,腰、脊強痛,腸鳴,完穀不化。脊中(督脈穴)位置:背部,後正中線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泄瀉,黃疸,痔疾,癲癇,小兒疳積,脫肛,腰、脊強痛,腹滿。中樞(督脈穴)位置:背部,後正中線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黃疸,嘔吐,腹滿,腰、脊強痛,腰、背痛,胃痛。筋縮(督脈穴)位置:背部,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癲癇,脊強,胃痛,黃疸,四肢不收,筋攣拘急,腰、背痛,抽搐。至陽(督脈穴)位置:背部,後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黃疸,胸、脅脹滿,咳喘,脊強,腰、背痛。靈台(督脈穴)位置:背部,後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