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導尿的目的

對於導尿這個詞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當患者進行了一些手術之後,都要進行導尿的,導尿就是把尿液經過導尿管在膀胱中引出來,進行導尿主要是擔心患者在手術之後出現尿瀦留的現象。在進行導尿的時候,患者要做好心裡準備,儘量的放鬆,如果過於緊張對導尿的順利進行會有一些影響的。

導尿術的目的:

1、直接從膀胱匯出不受污染的尿標本,作細菌培養,測量膀胱容量、壓力及檢查殘餘尿量,鑒別尿閉及尿瀦留,以助診斷。

2、為尿瀦留病員放出尿液,以減輕痛苦。

3、盆腔內器官手術前,為病員導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術中誤傷。

4、昏迷、尿失禁或會陰部有損傷時,保留導尿管以保持局部乾燥,清潔。某些泌尿系統疾病手術後,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復及切口的癒合,常需做留置導尿術。

5、搶救休克或垂危病員,正確記錄尿量、比重,以觀察腎功能。

導尿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尿道粘膜,若插入時有阻擋感(切忌蠻插)可更換方向(也可稍退2-3cm,嚮導尿管中灌注石蠟油,潤滑尿道),再插見有尿液流出時再插入2cm,勿過深或過淺,尤忌反復抽動尿管。(有導絲的雖插入時候能夠很快很有力,但最易損傷尿道粘膜,故可之前抽出;石蠟油一定要反復塗滿導尿管兩次)

3.選擇導尿管的粗細要適宜,對小兒或疑有尿道狹窄者,尿管宜細。

4.對膀胱過度充盈者,排尿宜緩慢以免驟然減壓引起出血或暈厥。

對膀胱高度膨脹且又極度虛弱的病人,第一次導尿量不可超過1000ml,以防大量放尿,導致腹腔內壓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滯留於腹腔血管內,造成血壓下降,產生虛脫,亦可因膀胱突然減壓,導致膀胱粘膜急劇充血,引起尿血。

5.測定殘餘尿時,囑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導尿。殘餘尿量一般為5—10m,如超過100m1,則應留置導尿。

6.留置導尿時,應經常檢查尿管固定情況,有否脫出,必要時以無茵藥液每日沖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換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應讓尿道鬆弛數小時,再重新插入。

7、膀胱過度充盈患者導尿時速度不能過快,否則可以產生休克或膀胱出血,些時應緩慢分次的放出尿液,每次約150-200ml,反復多次,逐漸交膀胱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