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子沒出透的副作用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身體皮膚出現疹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而出現疹子不僅十分影響美觀,同時也會容易導致一些皮膚疾病,影響皮膚的健康,而身體在疹子沒有出透的情況下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發熱,或者是咽喉炎等。
疹子沒有出透的副作用
麻疹的治療最重透疹。麻毒時邪由口鼻入,侵襲於肺位,由表入裡,正邪相爭,驅邪外泄,邪毒出於肌表。皮疹由耳、面發于全身,達於四末。疹透之後,毒隨疹泄。麻疹見刺收沒,熱去津傷、趨於康復,此為麻疹順症演變規律。若急於退熱,投以過量苦寒之品而致正傷、脫邪外泄,則會導致麻疹透發不暢或疹勢錯亂形成逆症。麻毒內傳或覆感外邪,趁機襲肺致肺體瘀閉,成痰後若痰液擁盛,形成邪毒閉肺症。表現為高熱不退、咳嗽氣促、喉間痰鳴等症狀。麻毒尋經上攻咽喉則成急喉咽症,表現為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如犬吠,甚則吸氣困難。麻毒內陷絕陰,蒙蔽心包,可形成斜線心肝辯證。表現為高熱、煩躁、譫語,甚則神昏抽搐。故麻疹的治療講求麻為陽毒,以透為順
其他類型
1、麻疹
麻疹俗稱“打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通過鼻咽部的分泌物飛沫傳播。
一個健康小兒與麻疹病人接觸後,大約要經過10天到半個月的時間開始發病,這段時間,我們稱潛伏期。
發病開始有發燒、咳嗽、流鼻涕、流淚等與感冒相似症狀。發熱第2、3天時,在孩子口腔頰粘膜上見到發紅充血的粘膜上有許多小白色點狀(如針尖大小)粘膜疹,稱麻疹粘膜斑。這是診斷麻疹最早、最可靠的依據。這一段時間(從開始發熱到出皮疹前)稱為前驅期,大約3、4天。
經過前驅期(即從發熱開始經3、4天)進入出疹期。在出疹期時體溫更高,眼睛怕光流淚,眼分泌物很多,流涕、咳嗽都加重,同時開始出疹子。皮疹呈玫瑰色斑疹,指壓可退色,先見於耳的前後、頸部、面頰、前額部皮膚,以後皮疹漸增多,發展到胸、背、腹部,最後四肢皮膚出現皮疹,大約經過3、4天,皮疹在手心、足心上也出現,這表示疹子已經出齊出透。皮疹由單個散在可以逐漸融合成片,但疹間仍可見到健康皮膚。
出疹後第5天開始消退,第7天消退完全,留下細小的脫屑(如糠皮樣)及棕褐色痕跡(即色素沉著)。以後熱度下降,咳嗽減輕,食欲增加。化驗白細胞總數偏低。
整個麻疹經過約10天。如果在出疹時合併肺炎、喉炎,則病程更長,病情更重。
2、風疹
風疹是小兒時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一。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多見於3~7歲學齡前兒童,春秋兩季流行。
風疹開始發熱(中度)約1天就出現皮疹。皮疹為粉紅色小斑丘疹,散在於軀幹而四肢稍少。孩子一般情況較好,除發熱外,有流涕、輕微咳嗽,但全身無中毒症狀,2、3天后皮疹消退,無脫屑,無色素沉著。耳後及枕部的淋巴結稍有腫大,很少出現合併症,化驗白細胞總數偏低。
3、幼兒急疹
又稱嬰兒玫瑰疹,俗稱“騷糠”,也是一種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多見於春秋發病,一歲左右小兒多見散發流行。
本病起病急,前驅期呈高熱或中熱。持續不退約3、4日,有流涕、輕咳或腹瀉,但孩子一般精神狀態尚好。有的小兒在發熱時伴有前囟門膨隆、煩躁不安。
發熱3、4日後體溫自降,同時胸、腹部皮膚出現散在的“麻疹”樣或“猩紅熱”樣皮疹。這種“燒退疹出”,即為這種病的特點,同時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化驗白細胞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