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出血和紫癜的區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紫癲是一種相對比較嚴重的疾病,這點的主要症狀就是皮膚表層下面呈現一點點紅色的血斑,但是也有的人會在搓澡或者是揉搓皮膚的時候用力過大從而導致皮膚,皮下出血。皮膚,皮下出血和紫癲的症狀是非常相似的。下面就來帶大家一起瞭解一下皮下出血和紫癜具體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是一種病症。根據皮下出血的直徑大小及伴隨情況可分為以下幾種:1、小於2mm稱為瘀點;2、3~5mm稱為紫癜;3、大於5mm稱為瘀斑;4、片狀出血並伴有皮膚顯著隆起稱為血腫。皮下出血的同時要注意有否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過多和發熱、貧血等情況,應去醫院作進一步診治。
什麼是紫癜?
紫癜,中醫病名。亦稱紫斑,以血液溢於皮膚、粘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為其臨床特徵,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齒衄,甚則嘔血、便血、尿血。本病屬血證範疇,中醫古籍中所記載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證,與本病有相似之處。本病包括西醫學的過敏性紫癜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發病年齡多為3-14歲,尤以學齡兒童多見,男性多於女性,春季發病較多。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病年齡多為2-5歲,男女發病無差異,其死亡率約1%,主要致死原因為顱內出血。
皮下出血和紫癜的區別
病因不同。
瘀斑和紫癜的區別有很多,首先我們介紹兩者的不同病因。瘀斑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血管外因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等。血管的周圍組織如果發生變性、萎縮和鬆弛等問題,就會導致血管的支撐力量變得薄弱,容易發生出血現象造成瘀斑。血管外因素常見於老年性和惡病質性紫癜,患者的毛細血管只要稍微受到外力撞壓就可以引起破裂出血。紫癜的外因主要是外感風熱,使得毒素在皮膚表面堆積,內因為患者身體心脾氣血不足,有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的毛病。
症狀不同。
瘀斑多見於各種疾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熱、腦脊髓膜炎、膿毒症、外傷和過敏性紫癜等。在患者的口腔粘膜、胸背、腋下等部位會出現大小不同的出血點,可以呈條狀和抓痕狀。紫癜發病時比較急,主要的症狀是出血。除了在皮膚、粘膜會出現紫癜外,患者還會有鼻衄、齒衄、便血、尿血等症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