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怎麼判斷是不是氣滯

有時候肝臟區域疼痛,並不是氣滯,可能是其他的病變。氣滯和其他的病還是可以區分的,氣滯會引起胸悶,噁心嘔吐。氣滯時的月經顏色會偏黑,並且月經量比較少。可以通過舌的顏色和全身的症狀來,進一步確診。氣滯的舌頭會有斑點,並且略微的偏黑。這也是很容易判斷出來的,可以說是最直觀的判斷方式了。

如果是肝氣鬱滯,往往會出現肝區的疼痛,喜歡歎氣,一般都是由於精神刺激等導致症狀的加重,而您描述的小腹發漲,胃寒,沒精神,乏力等症狀和肝氣鬱滯的關係不是很大。

意見建議:所以從您的症狀描述來看,應該不是肝氣鬱滯的表現,建議您可以找個中醫大夫具體的辯證下。

判斷是否是氣滯血瘀體質的標準有月經量:一般會有量少,顏色發暗,甚至呈黑色,有些還會伴有膜狀物等較明顯 的表現。

舌色:長期維持氣滯血瘀體質的話,舌邊和舌尖就會出現瘀斑和瘀點,發黑、 發暗。

刺痛:出現在身體的多個部位,最常見的有頭痛、痛經、小腹痛等。臉色:容易長斑,灰暗無光。

全身:會莫名地出現青斑,比如有一天偶然發現腿上有一兩塊青斑,但自己並沒 有意識到是什麼時候儘碰造成的。

肝氣鬱結指肝失疏泄,氣機鬱滯,情志抑鬱,氣血不暢的病理變化。肝有疏泄作用,喜舒暢而惡抑鬱。如肝失疏泄或情緒抑鬱不舒,均可引起肝氣鬱結。臨床表現多見脅痛.胸悶.脘脹.噯氣.婦女月經不調等症。治宜疏肝解郁,必要時配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等法。

肝氣鬱結是中醫的一個症型,根據症狀就可判斷。指導意見:多因情志抑鬱,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擾而發病。常見症狀有情志抑鬱,肝經所過部位發生脹悶疼痛,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鬱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