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自製雪蛤 讓女人馬上變身宮雪花

十多年前,香港亞視選美,47歲的高齡美女宮雪花排眾而出。她穿著泳裝、旗袍,前凸後翹,臨危不懼,美豔蓋過所有妙齡女子,一時風頭無二,令收視率呈井噴式上升。有八卦報向她索取"駐顏術",她輕描淡寫地說:"我每天吃一盅燉雪蛤."一時間,香港的師奶全都撲到乾貨店藥材店搜羅雪蛤。

 

雪蛤是什麼?

是東北林蛙。林蛙狀如一只巨型青蛙,生長於長白山和小興安嶺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裡,與熊掌、猴頭、飛龍並稱長白山"四大山珍"。因為於冬天雪地裡捕得,也叫雪蛤。每只林蛙肚子裡有一粒膠囊,似膏似油,裡面儲存著能量,冬天,當雪地裡找不到東西吃時,林蛙就靠肚子裡的膠囊維持生命,這只活命的膠囊原來是輸卵管。

起初,那輸卵管叫"雪蛤膏"或"雪蛤油",叫久了,"膏"和"油"就掉了,只剩下"雪蛤"。對人類而言,林蛙輸卵管的意義大於林蛙本身,局部優於全身,於是大家便以偏概全地把那副輸卵管叫做"雪蛤"。

一盅燉雪蛤實在來之不易。

雪蛤膏在清代已被列為宮廷貢品,它含18種氨基酸,蛋白質高達,還有優質的雌性激素,因而有"軟黃金"及"動物人參"之稱,是女人的養顏妙品。在宮廷和大戶人家裡,20只林蛙才做出一大碗公雪蛤湯。這樣刁鑽古怪的吃法已有千年歷史。

從前,林蛙是整只幹品出售的,招牌上寫著"蛤仕蟆",這是它的俗名。如果要在家裡製作雪蛤,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選料,力爭上乘。現在再也找不到整只的林蛙,廠家把輸卵管單獨摘出,曬乾後再出售。它的幹品是淺玳瑁色,完整一副而沒有黑色附著物的,便屬上品。

同樣叫雪蛤,有極便宜和極不便宜的。

燉品店有15元一盅的燉雪蛤,送上來的時候加入一點鮮牛奶,味道還不錯,裡面也有滑溜溜、呈透明狀的小塊雪蛤,但會家子告訴我們:那是雪蛤的碎料,雪蛤製成幹品之後,裝運過程會留下不少碎料,碎料的功效與原只雪蛤膠囊的功效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了。

要吃的時候,先用冷水浸發雪蛤膠囊,這膠囊的吸水力特強,浸過一夜,體積飽和時比干品大20倍,成兩指寬兩寸長的橢圓形。粗粗一看以為那是新鮮的荔枝肉,細看才發現它像動物的腦部,有許多小顆粒分佈在比頭髮絲還細的黑色網狀組織之中,要用眉毛鉗把網狀物剔除,漂洗一下,用少量的薑汁紹酒撈一會兒,煮小煲水,水開倒進去,快速停火,過一次冷河,這個過程也叫"出一次水"。然後,再用上湯煮過,才成"清湯雪蛤"。

時下最受歡迎的倒不是清湯雪蛤,而是木瓜雪蛤。

在高級酒樓,木瓜雪蛤是餐後甜品.38元一盅,用一隻橢圓形的燉盅奉上,木瓜開半,剛好套入燉盅,燉盅裡是白色小塊狀的雪蛤,配上一隻精巧的不銹鋼小匙。雪蛤與燕窩或魚翅一樣,本身無味。所以,端上來的時候還會跟著兩隻小杯,一小杯是糖水,一小杯是雪白的椰子汁,按各人口味調配。女人忌甜,一般會把椰子汁全倒進去,糖水只要一點點,輕輕攪拌,吃的時候是木瓜及椰子汁混合的味道,也極為柔和清甜。搞特價的時候,這樣的一盅只賣18元,手快有,手慢就沒有了。

在家製作木瓜雪蛤。

要挑那種個頭小巧、肉色深紅、肉質軟嫩的夏威夷木瓜,把它掏成碗狀,當盛器,再把掏出來的木瓜裁成四方粒,與雪蛤同燉。燉的時候,用一隻大碗或沿口高一點的碟子托著木瓜,加蓋但不必用玉扣紙封口,最好能買到橢圓形的燉盅,套緊開邊木瓜,既穩固又美觀。燉的時間不必太長,雪蛤已經發透並出過水,木瓜也不能長久經受高溫,這與燉水魚、燉老雞是不一樣的。約燉半小時即停火。吃的時候,那雪蛤是透明狀的軟體,一小塊一小塊滑不溜秋,吃得人滿心柔軟起來。等湯料都吃完,再用小匙掏挖"瓜盅"內壁厚厚的一層瓜肉來吃,直挖到木瓜剩下一層薄皮,實現美味與營養的最大化為止。精掏細挖的吃法方對得起山長水遠的做工。

胃口小的女性,這樣一份木瓜燉雪蛤吃下去,再也吃不下什麼了,足夠一頓飯的容量。女人不能虧待自己,每月無論水災火難,一定得吃上一兩次雪蛤,畢竟,與燕窩相比,雪蛤的價錢是相當實惠靠譜了。一次也不必像宮廷或大戶人家那樣吃20只雪蛤膠囊,拿出2到3只出來泡發已經足夠,花費有限。從前國人描述宋美齡用牛奶泡浴,指責她的生活有多腐敗,現在幾乎每位職場白領都泡得起牛奶浴!到超市買兩盒1000毫升的屋仔純牛奶加入浴缸裡,最好是立式泡浴木桶裡,只消花費20元,你馬上可以享受宋美齡的待遇!美容院動輒收費一百多元至幾百元的牛奶浴,就是這樣兌出來的。

同樣,自製雪蛤也可以讓你馬上成為宮雪花,有一天,類似的奇跡會出現在你身上。(轉載自:新浪網,圖片來源:PConline攝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