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茭白生長在哪裡 茭白是怎麼生長的

茭白生長在哪裡

茭白長在水源較為充足的田裡,它的生長環境與水稻所需環境比較相似,而野生的茭白生長在沼澤、淺水池塘中,通常南方水源充沛,所以茭白主要也產自南方地區,茭白的根生長在水中,葉子高出水面很多,葉子最下方與根部相連的莖部位置,會生出白色像嫩藕又像筍子的莖,這就是茭白。

1、生長環境

茭白生長在水中,與水稻和藕一樣,在種茭白的時候,需要在低田裡適量的水,覆蓋田地,茭白曾經被當成是糧食作物來栽培,它的種子是能夠食用的五穀之一,後來人們發現它染病不抽穗,莖部膨大,變成紡錘形的可以吃的肉質莖,也就是現在的茭白,它主要分佈于長江湖水較多的地區,適合在淡水湖泊中生長。

2、模樣分析

茭白的葉片很高,最高時能達兩米,根部是須狀,主要食用的是它靠近根部的白色肉莖,茭白真正可食用部分比起它整體的大小來說簡直少的可憐,但它其他部分也不是沒有用處,占茭白百分之八十以上體積的茭白葉子可以被用作編制很多東西,籃子、掛件、扇子、席子等等,可以做成很多東西。

3、附帶養殖

茭白的植株看上去很大,但真正可食用的部分卻很少,只有莖最下方的一小支,剝掉葉片之後會留下紡錘形的茭白,這個特徵很像竹筍,所以也有地方將它稱為茭筍、高筍,也因此農民在種植茭白的時候,會在田裡順便養些鱉、泥鰍、鱔魚、龍蝦之類的水產品用來增加收入。

茭白是怎麼生長的

生長發育過程茭白栽培一般以分蘖和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不進行開花結實。因此,其生育過程可分為萌芽期、 分蘖期、孕茭期和休眠期四個時期。

一、茭白萌芽期

每年春季當氣溫回升到5℃以上時,茭白越冬母株的地上莖基部的莖節及地下莖先端的休眠芽開始萌芽生長。地下莖萌芽較短縮莖早,地下莖分株芽的長勢強於地上莖的分蘖芽。這一時期大約需要20~30天。分株芽和分蘖芽的養分來源於母株貯存於地下部分的養分,因此,秋茭採收後應加強茭田管理,增加地下部分的養分對春季萌芽有促進作用。分株芽一般以地表面向下,位於殘留的地上莖中部的芽萌動最早,品質最佳。分蘖芽以地下莖先端節上的頂芽最先萌動,長勢最強。

二、茭白分蘖期

從茭白新苗出現定型葉開始,到大部分新苗分別成長為株高已穩定、具有單株,並在各株基部抽生1~2次分蘖為止。新植株開始生長較慢,以後逐步加快。該期經歷的時間因茭白種類和栽培年度有差異。一熟茭經歷的時間為130~150 天,兩熟茭栽植的當年(秋茭採收年)經歷時間為150~170 天,第二年(夏茭採收年)經歷時間為60~80天。

1、分蘖:一般情況下,具有4葉齡以上的莖蘖,條件適宜時就能在其葉腋間(短縮莖基部10 後,又能在它的葉腋間產生新的分蘖,稱為二次分蘖。秋茭生長後期還會出現三次或四次分蘖。兩熟茭類新栽的單株,於定植後,7~10天返青。第一年全年可產生分蘖16~25次分蘖為有效分蘖,能形成茭白;後期形成的分蘖多數因生長量過小,不能形成商品茭白而成為無效分蘖。氣溫降至25℃以下時,分蘖停止。

生產上要通過調節溫度、光照、水分、肥料等來控制無效分蘖的產生,促進早分蘖,早孕茭。每千平方米基本分蘖要控制不超過5萬~6萬株。

長江流域在6月中、下旬茭白處於二次分蘖階段,採用停水“擱田”或灌15~20釐米深水的方法抑制後期小分蘖的萌生。擱田既可抑制小分蘖的萌生,又可使株叢根系深紮,增強吸水能力。

由基本苗及其分蘖密集叢生組成的株叢通稱“茭墩”。老茭墩於翌年自老莖抽生分蘖。全墩可產生分蘖60~100個,十分擁擠,倘不疏拔,就會發生自然稀疏現象,即週邊的粗大分蘖,營養條件良好,得以成長;中心部分的分蘖,因生長密集使營養日益惡化,導致大多數分蘖自行枯死。到孕茭期,每茭墩僅有20~30個分蘖,其中有效分蘖約占孕茭期留存的20~40%,占春季總分蘖數6~10%。因此春栽的老茭墩,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到分蘖抽生期間,適當疏拔是夏茭早熟豐產的重要措施。

2、分株:地下莖橫走土中,離開母株叢後,大部分於次年春季萌發生長,其先端節位的芽轉向地上抽生分株苗。分株苗長到 葉齡大小,條件適宜時也能在其短縮莖的葉腋間產生分蘖,逐步形成新的茭墩。每一根分株可以萌生大小分株10~30 個。有效分株率達10~50%。夏茭生長期較短,分株本身抽生較早,大多能孕茭,而其上的分蘖由於溫度升高,生長期很短,因而來不及孕茭。

3、發根:春季植株萌芽後,具有葉齡以上的植株自各分蘖及分株的基部節上發生鬚根。分蘖苗和地下莖上的每一個節位,都具有發根的能力。

4、出葉:植株萌芽後開始抽生葉片。氣溫達 15℃以上時,抽葉逐漸加快,到孕茭前20~30天到高峰。孕茭期後停止抽生新葉。秋茭基本苗的總葉齡一般為24~26片葉,夏茭為9~12片葉,隨著新葉的出生,老葉不斷死亡,每株只能保持綠葉5~8 片,每片葉的壽命不到1個月。肥水條件好壞、氣溫高低、植株密度及病蟲害情況都會影響葉片的壽命。因此,應注意通過栽培措施,儘量延長功能葉片壽命。

三、茭白孕茭期

茭白從植株停止增高,新生葉片比前一葉減短開始,到採收結束為止。孕茭是由寄主植株與寄生在其體內的黑粉菌共同作用的結果,當植株具有6~7片大葉時,黑粉菌由地下莖進入花莖生長點,受黑粉菌分泌的吲哚乙酸類生長激素的刺激而使花莖先端數節膨大。是直接形成經濟產量的時期。

茭白主莖一般由17~21節形成肥大的肉質莖。開始孕茭時,假莖發扁,通稱“扁稈”;3~5 天后,茭白假莖下部開始膨大,最後把抱莖葉鞘擠開,露出寬的茭肉,稱“露白”,此時為採收的適期。過期不采就會發青變老,由於氣溫逐漸下降,秋茭發青老化較慢;而夏茭則因高溫氣候易發青變老。秋茭從開始孕茭到採收,約經14~18天。秋茭一旦開始孕茭,即使氣溫略低於適溫,仍能正常孕茭;夏茭開始孕茭後,若氣溫升高超過30℃,植株即停止孕茭。夏茭栽培過程中,如過早將其母株叢挖除, 原本可孕茭的分株因失去母株中大量貯藏養分的補充,也常不會孕茭。高溫型雙季茭孕茭適溫在25℃左右,低溫型雙季茭孕茭適溫在20℃左右。

夏季高溫,需適當加深水位至20~25釐米,使肉質莖在水中膨大,保持茭肉白嫩。

茭白植株被黑粉菌寄生後,由於黑粉菌侵入的時間、數量、生長速度以及各分蘖栽培管理水準的差異,可產生如下不同的產品:

1、正常茭:肥水管理較好,植株受黑粉菌菌絲體侵入後,能形成肥嫩潔白的肉質莖,到老也不變灰。

其生長特點是:長勢中等偏弱。植株較矮,葉片寬闊,上部自然下垂,最後一片心葉顯著縮短, 葉色較淡。茭肉長,膨大時,在葉鞘一側裂開。

2、雄茭:植株體內無黑粉菌寄生,茭白花莖不會膨大,甚至到夏秋可抽苔開花。

其生長特點是:植株高大,生長勢強,葉片寬闊直立,先端下垂,葉脈數多於正常茭,在早期就能表現出來。假莖圓形,不膨大,中空,苔管較高。

3、灰茭:植株受黑粉菌侵入後,在膨大的肉質莖內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厚垣孢子堆,一種是在茭肉 橫切片出現多個小黑點,但尚能食用,稱為“弱灰茭”,這種情況在單季茭中較常見;另一種情況是整個茭肉充滿黑色厚垣孢子,形成一包黑灰,不堪食用,稱為“全灰茭”。一般在秋季孕茭期氣溫下降時形成,夏茭中不出現,秋季的灰茭植株到夏茭時也能結茭白。其生長特點是:植株較高大,長勢較正常茭略強,葉片較寬,葉色深綠,葉鞘發黃,到老也不會裂開。茭肉較短,切開可見黑色孢子。

“灰茭”和“雄茭”都是茭白生產中的廢品,其後代不結茭白,一經發現應立即挖除整個株叢。 栽培上必須年年季季不斷選種,才能保持其優良種性。

四、茭白休眠期

從茭白植株葉片全部枯死,地下莖上的休眠芽越冬開始,到翌年春季休眠芽開始萌發為止。秋茭孕茭結束後,天氣轉冷,地上部迅速枯黃,地下部即進入休眠期。此期需80~1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