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猴頭菇怎麼泡發才不苦

菌類食材味道鮮美,不是肉卻吃起來勝似肉,並且營養豐富,所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當然新鮮的是好吃,但是為了存貯方便,很多的菌類都是曬乾的,對此,泡發就成為了料理它們的第一步了,而今天要說的猴頭菇也一樣如此,幹的猴頭菇也是要經過充分的泡發才能用來做菜的,很多的朋友泡出有些許的苦味,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猴頭菇怎麼泡發才不苦。

下面是一些泡發的方法:

1、 將猴頭菇加湯入籠蒸至無硬心。再用水泡發。中間要換幾次水,每換一次水時,將猴頭菇擠去水分,再入清水浸泡,以便更好的去除苦味。

2、將猴頭菇洗淨,加入清水鍋中,用小火燜煮1小時,然後加入高湯或油脂,繼續煮至猴頭菇發透。

3、將猴頭菇洗淨,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鐘,再放入沸水鍋中,同時加入適量食用堿,用小火慢慢煮至猴頭菇發透,感覺沒有硬心以後,用清水將堿的味道漂洗乾淨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去除苦味。

4、最普通的泡發方法就是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天,換四五次水,每次換水的時候要擠幹水分以後再放入乾淨水中。

5、去掉猴頭菇的根部以後洗淨浮土,再用清水中浸泡1夜。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反復搓洗。再放入蒸鍋中加入雞湯、薑、蔥和黃酒蒸制40分鐘即可。

有兩個小竅門跟大家分享。泡發和洗滌猴頭菇最好要用淘米水,可以祛除猴頭菇的澀味,提高猴頭菇的香味,泡好的猴頭菇口感更柔軟;水溫保持在30~40度左右的話更有利於猴頭菇的充分漲發。千萬不能用沸水泡發,沸水的溫度會使猴頭菇的營養喪失,而且用沸水泡發會使猴頭菇內部產生肉筋,影響口感。用沸水泡發猴頭菇容易出現外面已經泡爛裡面卻還是硬疙瘩的狀態,顏色也不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