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宮高腹圍計算胎兒體重

我們都知道孕婦在懷孕期間身體健康狀況是很讓人掛念的,而孕婦會定期產檢,也是因為需要時刻觀察著體內寶寶是否在健康成長,根據檢查能夠判斷寶寶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哪些營養物質,很多醫生會根據孕婦的宮高和腹圍來計算胎兒的體重,是怎樣計算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1、胎兒體重(克) = -2686.60 + 171.48×腹圍;

2、胎兒體重(克) = 2900 + 0.3×宮底高×腰圍;

3、胎兒體重(克) = -5168.32 + 100.97×頭圍+ 110.86×腹圍+ 143.09×股骨長+ 331.43×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以上方法為估算值,並不代表嬰兒出生的實際體重。預測胎兒體重的目的在於要及早發現胎兒發育上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出生時的實際體重與預測體重會有正負10%-15%的誤差。比如,出生體重4000克,其誤差範圍會為400克。也就是說,寶寶體重越大,誤差範圍也就越大。

宮高作用

1、評估胎兒發育。測量宮底高度,把測量結果畫在妊娠圖上,以觀察胎兒發育與孕周是否相符。如發現與妊娠周數不符,過大或過小都要尋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檢查,確定有無雙胎、畸形、死胎,羊水過多、過少等問題。

醫生定期檢查孕婦的宮高及腹圍的目的是通過孕婦的個體資料來大體瞭解胎兒的宮內發育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連續兩周宮高沒有變化,孕媽必須立即去醫院就診。

2、預估預產期。測量宮高還有一種作用就是可以預測預產期。一般情況下,胎兒宮高的變化曲線是先升後降的。妊娠4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恥骨聯合上10cm,直到妊娠9個月末,子宮底高度一直在升高,這時子宮底高度升到恥骨上28-30cm。但是到了妊娠10個月末,子宮底高度會恢復到8個月時的高度。也就是說,隨著胎兒出生時刻的臨近,子宮會開始下降,臨產前1-2周,胎兒的頭部大多已經降入骨盆。所以,宮高也可以大致判斷胎兒是否入盆,估算出大概的預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