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冷汗和虛汗的區別

冷汗和虛汗都是我們身體進行代謝的一種表現。但是導致冷汗和虛汗出現的原因可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冷汗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導致的,而虛汗更多身體虛弱或者是疾病引起的。冷汗和虛汗不僅僅出現的原因不同,所體現的生理過程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冷汗和虛汗的區別。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

病因

冷汗

指因緊張、驚懼或疾病等導致汗出而自覺有冷感。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人有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突然受到驚嚇時,手掌、足底、腋窩部以及面部都可出汗,這叫精神性出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出冷汗”。有時人吃了蔥、蒜、辣椒、楊梅、酸杏等酸辣食物時,面和頸部常出現汗珠甚至大汗淋漓,這叫作味覺出汗。這兩種類型的出汗是沒有什麼特殊氣味的。用中醫理論來說就是陰盛陽虛,體內陰氣太重。

鑒別診斷

中青年出冷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出冷汗發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出冷汗的高發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冷汗淋漓的症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現象。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冷汗的“垂青”。

此外還有一種原因是患了多汗症,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而且有陣發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見於手掌、足蹠、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多在青少年時發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迴圈功能障礙,如手足皮膚濕冷、青紫或蒼白、易生凍瘡等。足部多汗由於汗液蒸發不暢,致足底表皮浸漬發白,常伴足臭。腋窩部及陰部多汗時,由於該部皮膚薄嫩,經常潮濕摩擦,易發生擦爛紅斑,伴發毛囊炎、癤等。

出冷汗不同于平時由於熱或者運動出的汗,後者是大腿、背部、腋下、前胸而出,汗水較多,而且不易蒸發而發生臭味。鼻子能聞到的汗臭,多半是兩側腋下的汗腺而散發的。

虛汗(abnormal sweating due to general debility),由於體虛或患有某種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現象,輕者動則汗出,重者大汗淋漓,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厥,亡陽等,結核病常常出現盜汗。盜汗、自汗當屬虛汗範疇,前者多屬於陰虛,後者多見氣虛,二者均為體質虛弱所致,但往往由於身體無太大的不適而被忽視。其實兒童盜汗、虛汗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常出虛汗極易導致脫水、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微量元素喪失等等。輕的常覺頭暈、身軟、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睡眠不寧、身體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氣短、記憶力下降、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小孩出汗過多絕不可掉以輕心,應當及時治療。

病因及常見疾病

多汗症、肺結核、感染性休克、過敏性休克、休克型肺炎、損傷性休克、髓性多汗症、汗皰症、燒傷、中暑、大汗腺癌、皮層性多汗症、老年休克、下丘腦多汗症、汗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