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腦梗塞恢復期

腦梗塞發病後,分為治療期和恢復期。有些種類的腦梗塞,因堵塞部位不是很關鍵,堵塞面積較小,對腦部危害較輕,在發病後3-6小時內如進行有效溶栓治療,則預後較好,基本可恢復至患病前狀態。反之,則需要相對較為漫長的恢復期。在恢復期內,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堅持康復訓練,按時吃藥,合理飲食,生活規律。

一、概念

腦梗塞是指由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腦梗死的臨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腦梗死占全部腦卒中的80%。

二、病因

1.非栓塞性

1)動脈硬化症。在動脈血管壁內,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基礎上形成血栓。

2)動脈炎。腦動脈炎症性改變多可使血管壁發生改變,管腔狹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壓。可引起動脈壁透明變性,動脈內膜破裂,使血小板易於附著和集聚而形成血栓。

2.栓塞性

1)心源性。病變的內膜上由於炎症結成贅生物,脫落後隨血循入顱發生腦栓塞。諸如風心病、心肌梗塞、心臟手術等都易造成栓子脫落。

2)非心源性。氣栓塞、長骨骨折時的脂肪栓塞、肺靜脈栓塞、腦靜脈栓塞都是非心源性腦栓塞的原因。有的查不到栓子的來源稱為來源不明的腦梗塞。

三、症狀

1.主要症狀

1)主觀症狀。頭痛、頭昏、頭暈、眩暈、噁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

2)腦神經症狀。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

3)軀體症狀。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四、診斷

CT和MRI檢查

二、腦梗塞恢復期需要多長時間

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在得病後的一年以內,是恢復的關鍵時期。

六、治療

1. 適當地活動 可以起到改善腦迴圈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應臥床休息,加強護理。

2. 改善腦部血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促進側支迴圈建立,以圖縮小梗塞面積。

3.調節血壓,控制高血脂,高血糖,目的是控制發病的危險因素。但血壓過高的不要降壓太快;血壓過低時適當給予提高。腦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對治療不利,必須積極控制。

4.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吸痰,翻身拍背,活動肢體,預防肺炎和褥瘡發生。

七、預防

1.腦梗塞容易復發,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積極治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

2.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避免情緒激動,過度疲勞。

3.限制鈉鹽,控制體重,忌煙酒。

八、得了腦中風還能長壽嗎?

因為腦血管病的死亡率較高,因此,有人說得了腦血管病就活不長了,至少不可能長壽。

實際上,腦血管病患者再活上幾十 年以上者並不少見,活到 70歲或80歲以上者也可經常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