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竹鹽和食鹽的區別是什麼?

對於普通的食鹽,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相比之下,很多人還不知道竹鹽,竹鹽和普通的食鹽有很大的區別,平時生活中竹鹽並不多見,竹鹽除了含有氯化鈉之外,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比如含有鈣銅鐵鋅等等,如果對竹鹽不瞭解的人,下面來瞭解相關知識。

竹鹽和食鹽的區別:

竹鹽,是將日曬鹽裝入三年生的青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1000℃~1500℃高溫煆燒後提煉出來的物質。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

竹鹽與精製鹽的區別:

加工方法的區別:精製鹽用140℃蒸發法//竹鹽用1300℃以上烤制法。

成分的區別:精製鹽NACL98.8%水不含礦物質、不含微量元素//竹鹽NACL93%水含幾十種微量元素。

化學性質的區別:精製鹽PH=6.8—7(弱酸性)//竹鹽PH=11—12(鹼性)。

口味區別:精製鹽苦、鹹、口渴竹鹽甜、鹹、止渴。

本質上的區別:精製鹽屬於化學鹽竹鹽屬於營養鹽=自然健康食品。竹鹽在古代的真正用途:古人刷牙使用鹽和柳條,有“柳枝加鹽巴,活到九十八”的說法。可是古代的食鹽或有腥味(海鹽),或有滷味(井鹽),直接用來刷牙的話是非常“噁心”的。於是有條件的人便使用有清香味的竹鹽。

現在的鹽基本都是從沿海地區來的90%應該都有加碘精製鹽是指經過日曬,提煉,過濾,等等複雜的工程製作成的,可能不加碘原因是為了那些大脖子病的人準備的好像是....加碘鹽是指在以上基礎上加入適量的碘,給碘平衡的正常人用的

竹鹽歷史:

古代中原的鹽的來源主要是井鹽和海鹽(當時青鹽產量太少暫不考慮),由於工藝的限制,井鹽有滷味,海鹽有腥味。富貴人家自然不願意直接使用,於是就有了竹鹽。由於竹鹽不但沒有異味,而且還帶有清香味,在中、上層社會迅速普及,使用範圍也從最初的“牙膏”,擴展到了浴鹽、藥材(鹽本身就是一位味藥材)方面。

到唐、宋時期,製作工藝也越來越複雜,甚至出現了極其複雜的工藝和非常講究的選材,這樣製成的竹鹽,變成了一種“奢侈品”。但其功能並沒有提升,作用、成分與普通的食用鹽並沒有多少差別(除了味道和氣味)。由於現代工藝的發展,普通食鹽也不再有異味,加上牙膏、浴液等更加有效的產品的出現,竹鹽已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