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風濕最先發病哪個手指

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的類型比較多,最常見的就是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兩種病症的特點各有不同,風濕性關節炎主要影響的是大關節,比如說肘關節、膝關節,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影響的是身體的小關節,最先影響的就是手指關節,在手指關節受累方面,沒有特別說是某一個關節。

巧治風濕病

1.常飲蜂王漿: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

2.常飲鮮牛奶: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濕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鈣離子。

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

3.生薑加蔥敷:取鮮生薑、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於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

4.生薑外敷:鮮生薑切片炒熱敷於膝上,兩個晚上後再將陳小麥打碎,炒熱包之。

5.苡仁粥: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對急性期風濕熱型或濕熱型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6.泥炭療法:將泥土塊在火中燒成黑黃色,研成粉末與水調和,塗抹全身或患處,亦可將粉末倒入浴盆浴洗。這種療法對風濕有顯著療效,在歐洲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德國就有近百個“沁炭醫院”用泥炭療法治療風濕病。

外敷療法:

本法是將藥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迴圈,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于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于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鐘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藥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