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衰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心衰也就是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臟的收縮能力和舒張功能出現了障礙,這樣就無法把靜脈的回血充分的排得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出現血液淤積的情況,這場會導致患者出現多種症狀表現,導致患者出現身體疲乏,運動耐力明顯的降低,有時候還會出現肺部有濕羅音,如果是急性的病症,可能會導致發病比較急的情況。

臨床表現

(1)早期表現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徵兆為心功能正常者出現疲乏、運動耐力明顯減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繼而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高枕睡眠等;檢查可見左心室增大、舒張早期或中期奔馬律、兩肺底部有濕囉音、幹囉音和哮鳴音。

(2)急性肺水腫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發展至危重狀態。突發的嚴重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煩躁不安並有恐懼感,呼吸頻率可達30~50次/分;頻繁咳嗽並咯出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聞及奔馬律;兩肺滿布濕囉音和哮鳴音。

(3)心源性休克 1)低血壓 持續30分鐘以上,收縮壓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壓的患者收縮壓降低≥60mmHg。2)組織低灌注狀態 ①皮膚濕冷、蒼白和發紺伴紫色條紋;②心動過速>110次/分;③尿量明顯減少(

一旦確診,應按規範治療。

(1)初始治療為經面罩或鼻導管吸氧;嗎啡、袢利尿劑、強心劑等經靜脈給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兩腿下垂,減少下肢靜脈回流。

(2)病情仍不緩解者應根據收縮壓和肺淤血狀況選擇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如正性肌力藥、血管擴張藥和血管收縮藥等。

(3)病情嚴重、血壓持續降低(

(4)動態測定BNP/NT-proBNP有助於指導急性心衰的治療,治療後其水準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預後差,應加強治療;治療後其水準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療有效,預後好。

(5)控制和消除各種誘因,及時矯正基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