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肝氣不足吃什麼中成藥?

肝是人體比較重要的器官之一,當我們身體攝入一些毒素之後為什麼沒有表現出中毒的症狀,主要還是靠肝臟來幫助我們解毒。肝臟每3分鐘就會過濾我們全身的血液一次,所以在不停地工作,需要被好好保護。而生活中常見的肝病也有很多,例如在中醫上所謂的肝氣不足。這種疾病應該吃什麼中成藥呢?

中醫有“肝無補氣”之說,症雖有虛,仍當以舒肝養血為治。故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為基礎方,加減出人調治。黨參、炒酸棗仁、生黃芪、生地、白芍、茯神、柴胡、山茱萸、枸杞子、甘草。患者服藥4劑而愈。

中醫治病重在辨證,中醫的理、法、方、藥是貫穿一線的。中醫雖有肝無氣虛、陽虛理論,認為肝之病變均屬實症,而虛症只有肝陰虛,肝血虛。並且對治療肝陰虛,也多從“已癸同源”著手。故臨床中對於肝病,多用攻伐迭進苦寒,往往致肝氣、肝陽虛弱。

在婦科病,常見月經不調、肋痛、痛經、眩暈發生。對於此類病人,要以益氣溫陽。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完善中醫髒象理論。對於肝之實證,治療之時,也要考慮到肝氣虛、肝陽虛之病機,藥達病所。不可久用過用,才不至於有矯枉過正之弊。

喝什麼湯補肝呢?

1、草菇青豆蘆筍湯

材料:草菇100克、青豆200克、蘆筍150克、雞湯1升、紅辣椒1個、鹽1茶匙、胡椒粉半茶匙。

做法:蔬菜洗淨,草菇切片、蘆筍切段、紅辣椒切小粒備用。加熱雞湯,加入草菇、青豆大火煮開,文火煮10分鐘。加入蘆筍、紅辣椒粒大火煮開。最後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養胃,滋補強壯,長筋骨悅顏面,烏髮明目、生津利水的功效。

2、番茄豬肝湯

材料:豬肝300克,番茄150克,油50毫升,鹽、醬油、香油、胡椒粉、味精和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豬肝洗淨,切成薄片,用少量的醬油醃拌均勻;用開水燙一下,剝皮去子,切成角塊。炒鍋內放油燒熱,投入番茄和蔥末煸炒片刻,加入鹽、醬油和適量的開水,湯燒開後倒入豬肝,燉至熟透入味,撒入胡椒粉和味精,起鍋盛入湯碗內,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香濃醇,色澤醬紅,養血補肝。

3、枸杞黃精湯

材料:枸杞子15克,黃精1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大蔥、食鹽、料酒少量。

做法:枸杞子黃精洗淨,加水800毫升,浸泡十五分鐘。武火燒開五分鐘加入整塊豬瘦肉武火燒開十分鐘轉小火,十五分鐘燉熟,加入蔥花、食鹽、料酒。撈肉切碎片,食肉喝湯。

功效:補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