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黃水瘡的治療偏方
嬰幼兒的免疫力相對比較差,很容易受到黃水瘡的威脅,黃水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發病以後皮膚會出現起瘡流膿的症狀表現,而且還有傳染性,很容易傳染給其他人,有時候長時間治療不愈,會感到特別的苦惱,對於小孩黃水瘡來說,一方面要進行正規的治療,另外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偏方來治療。
小孩黃水瘡的治療偏方
1、雄黃5分,枯礬5分,輕粉5分,黃柏5分,青黛5分,共研為細末,調香油塗抹。
2、將雞蛋煮熟後,去掉蛋白,將蛋清煉成油,加入黃蓮末,調敷患處即可痊癒。
3、秋季的青豆秧子燒成灰,用清油調和成膏狀敷於患處,早上敷在患處,晚上洗掉,數日即愈。
4、將山羊鬍子燒成灰後,以香油調之,塗于患處,塗上二到三次即可痊癒。
5、穿山甲3錢,黃柏3錢,馬齒見2錢,羊蹄甲3錢燒灰,研末,以凡士林調和,敷於患處,數日即愈。
6、槐米3錢,蛇床子2錢,五倍子2錢,枯礬2錢,黃柏2錢,輕粉1錢,研末,香油調塗。
7、蜂房一個,硫磺,用舊屋上日久熏黑的蜂房,先將硫磺搗面,灑在蜂房臥內,在火上燒成灰,研末,用香油調搽患處,每日數次。
臨床表現
本病流行於夏秋季節,多見於2~7歲兒童。兩型的臨床表現分別如下:
1.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為散在的水皰,1~2天后水皰迅速增大,皰液由清亮變渾濁,膿液沉積於皰底部,呈半月形積膿現象,為本型膿皰瘡的特徵之一。皰壁薄而鬆弛,破潰後顯露糜爛面,乾燥後結黃色膿痂。有時在痂的四周發生新的水皰,排列呈環狀,稱為環狀膿皰瘡。患者自覺瘙癢,一般無全身症狀。
2.非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於顏面、口周、鼻孔周圍、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現為在紅斑基礎上發生薄壁水皰,迅速轉變為膿皰,周圍有明顯紅暈。膿皰破後,膿液乾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痂不斷向四周擴張,可相互融合。自覺瘙癢,常因搔抓將細菌接種到其他部位,發生新的皮疹。結痂一周左右自行脫落痊癒,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併發淋巴結炎,發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