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皮膚癢?老中醫推薦這些治療小妙招

癢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感覺,特別是皮膚瘙癢的時候,恨不得將瘙癢處的皮膚割掉。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身體濕氣原因和食物過敏、氣候、花粉等造成,不論是什麼原因其實我們都可以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今天就請老中醫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治療皮膚瘙癢的小妙招。

偏方一:蒼耳棵湯

△材料:鮮蒼耳棵(根、葉子全用)適量。

△製作方法:切碎煎濃湯,熏洗患處。

△偏方說明:蒼耳性寒,味苦辛,有散風止痛、祛濕止癢的作用。

偏方二:乾薑紅棗湯

△材料:乾薑9克,紅棗10克,桂枝6克。

△製作方法:用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七八劑。

△偏方說明:乾薑有疏風散寒的作,此方有用於治療風寒侵表型皮膚瘙癢症。

偏方三:醋和甘油混合液

△材料::醋、甘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醋、甘油按3:7或1:2的比例混合,調勻後立即塗於患處,每天一次。

△偏方說明:醋裡面含有的酸性物質和醛類化合物,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對皮膚有柔和的刺激性作用,而甘油可以軟化皮膚並保持皮膚的水分。所以此方對治療瘙癢有奇效,而且還有助於美容。

偏方四:熱淘米水

△材料:淘米水1000毫升,鹽100克。

△製作方法:淘米水加鹽,置於鐵鍋內煮沸5-10分鐘,然後倒入臉盆中,溫熱適宜時,用消毒毛巾蘸洗患處,早晚各一次,每次擦洗1-3分鐘,使用幾次後可以見效。

△偏方說明:洗澡時不宜用鹼性過大的肥皂,忌飲酒、魚蝦等。

偏方五:蜂膠水

△材料:蜂膠適量。

△製作方法:先往容器裡倒50毫升溫開水,再將8-15滴蜂膠加入水中,待水變為乳白色後服用,每日一兩次;同時用藥棉蘸蜂膠塗抹瘙癢部位,每日一兩次,一般很快見效。

△偏方說明:對蜂膠過敏者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