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產後肚臍眼黑怎麼消除

對於很多新媽媽來說,在產後會發現肚臍眼變黑的情況,其實這和懷孕期間內分泌有著重要的關係,因為體內雄激素相對較高,這就會造成色素沉著,隨著身體逐漸的康復,這種現象會逐漸的好轉,當然,如果恢復的不是特別的好,可以到身體完全康復以後到正規的美容機構進行相應的治療。

新媽媽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按摩子宮。

按摩子宮的目的是説明子宮的復原及惡露的排出,亦可預防因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後出血。新媽媽可在肚臍下觸摸到一個硬塊,這就是子宮的位置。新媽媽可用手掌稍施力量於子宮位置環行按摩,使子宮硬起,這代表子宮收縮良好。若按摩的時候子宮疼痛得厲害,則需停止按摩,可采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若疼痛持續,要及時通知醫生觀察是否出現異常病症。

2、觀察惡露。

在產後三天內,惡露會大量排出,量多、顏色較紅。此後惡露顏色逐漸減淡、量少。惡露一般在產後10天變成淡黃色,產後一個月左右會完全消失。新媽媽在觀察惡露的時候,若發現有大血塊、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常現象,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處理。

3、及時排便。

由於會陰傷口疼痛及生產時膀胱和尿道受損及壓迫,產後在排小便時可能會出現疼痛會解不乾淨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在產後2小時內,產婦要忍痛排小便,若無法下床可在醫護人員或家人的幫助上在床上利用尿壺排便。

4、下床活動。

新媽媽第一次下床,最好能有家人或醫護人員協助,因為新媽媽可能會因姿勢性低血壓、貧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頭暈。新媽媽下床時動作要慢,先坐於床緣,若無頭暈現象再行下床。若剛進行過剖腹產手術,可以用收腹帶托舉腹部,以減輕傷口疼痛。

5、調整情緒。

產後由於激素的作用,加上對照顧新生兒的不熟悉,新媽媽可能會產生無措感,易引起情緒緊張,再加上身體疼痛,睡眠品質不佳,新媽媽容易情緒低落,甚至出現抑鬱症狀。因此,家人必須保證讓產婦得到充分的休息,幫助照顧寶寶,看護產婦。新媽媽也要合理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小事而輕易動怒或感到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