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豬骨頭湯怎麼熬最補鈣

豬骨頭湯是人們平時比較喜歡喝的一種保健湯,它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喝起來味道非常的醇香,尤其能夠發揮很好的補鈣的作用,當然也要瞭解,豬骨湯裡面的鈣分子屬於大分子,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這時候可以加一小勺米醋有助於促進鈣分子變成小分子,這樣更有助於人體的吸收,從而達到補鈣的作用。

怎麼熬骨頭湯最好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于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熬制大骨頭湯之前,大骨要汆水,洗去血水浮沫,如果湯中的浮沫不被清除乾淨,會影響最終的湯色,這個一般煮肉燒湯都是這個步驟,要強調的是,是用冷水,放入食材,一起煮開,而不是熱水放入食材。

大骨肉最好事先用熱油炒過,一般先用蔥薑爆香,放入排骨炒香,再烹入料酒,那香味真是讓人流口水。其實和煮魚湯一樣,奶白的湯是水和油的完美組合。

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

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蔥、薑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適量就好,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

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蔔,就不會膩了。還可以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也可去除油膩。

骨頭湯要熬多久

將龍骨剁成塊,焯水,之後用小火煮60—90分鐘即可,出鍋前可以放一些切好的冬瓜塊,或者藕塊,如許更能增添清冷去火的功能。在煮龍骨的同時,假如能同時放進一些綠豆一路煮,炎熱天喝會更爽口。

骨頭湯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乳白色的濃湯,這種東加水必須一次性加夠,不得中途加水,不能加醬油,燒開後需要大火約一個小時。第二種是清湯,大火燒開後轉成小火,約1.5-2小時即可。

骨頭湯放醋更補鈣

在骨頭湯煮沸的過程中適當放一些醋,可以最大程度地將骨頭中的鈣溶解出來,增加骨頭湯中鈣的含量。

另外,在煲骨頭湯過程中不能盲目增加食用醋酸量,否則會影響骨頭湯的美味。骨頭湯熬制的時間延長,湯中鈣離子含量有所增加。這是因為骨頭具有多孔性特點,大量小孔中的可溶解物向外擴散,以及醋酸與小孔中無機鈣鹽反應再溶到湯中均需要時間;因此時間延長,湯中鈣離子含量會不斷增加,但到定時間以後(23min),增加不是很明顯,故熬湯的時間不能無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