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金芥功效作用有哪些?

荊芥是一種用於中藥製作的植物,它在中藥方子裡面發揮的作用還是不小的。荊芥對人體一般的好處會有治療瘙癢、祛風、止血散寒等等。大家如果對於荊芥瞭解不多的話,應該聽從正規中醫的建議,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發揮荊芥的藥效和作用,避免身體產生不良的效果。

荊芥,《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本草綱目》名“假蘇”,土名“薑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藥用其乾燥莖葉和花穗。鮮嫩芽小兒鎮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能鎮痰、怯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能鎮痰、怯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

應用價值

1、治療皮膚瘙癢症:取淨荊芥穗一兩,碾為細面,過篩後裝入紗布袋內,均勻地撒布患處(如範圍廣,可分片進行),然後用手掌來回反復的揉搓,磨擦至手掌與患部發生熱感為度。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及一切皮膚瘙癢病,輕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2、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荊芥又常用于瘡瘍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3、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於止血。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症;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症;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荊芥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主治病證

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1.外感表證。本品辛散氣香,長於發表散風,且微溫不烈,藥性緩和,為發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對於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均可廣泛使用。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

主治感冒寒熱,頭痛,目癢,咽痛,咳嗽,麻疹,風疹,癰瘡,準將,吐血,血塊血,便血,崩漏 ,產後中風、血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