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胃粘膜下垂症狀

現如今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令很多的人飲食習慣和生活都沒有什麼規律,因此有腸胃問題的人是日益增多,胃粘膜下垂就是當中常見的一種,它是由於異常鬆弛的胃粘膜逆行突然進入到食管或向前通過幽門管脫入十二指腸球部所到致,對於輕微的這種情況,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即可緩解症狀,那麼胃粘膜下垂的症狀有那些了,下面來瞭解一下吧。

1、腹痛

腹痛是最常見的表現,無明顯的週期性和節律性,疼痛可在進食後誘發,常呈陣發性疼痛,也可為燒灼痛、不規則的脹痛或刺痛等,一般無放射痛。常常伴有上腹部飽脹不適、噯氣、食欲不振等症狀。有時疼痛的出現也常與體位有關,右側臥位時疼痛易發生,有人認為此點為本病的特徵性表現。當脫垂的黏膜阻塞幽門管而發生嵌頓或狹窄時,則出現上腹部持續性劇烈的疼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2、上消化道出血

在胃黏膜脫垂中是較為常見的,多數為少量的出血,少數則可引發大出血,甚至出現失血性休克。出血可由脫垂的黏膜表面糜爛或潰瘍引起,也可由脫垂的黏膜嵌頓而引起。同時因常伴有胃和十二指腸壺腹部潰瘍,故出血的原因有時難以區別,確診有賴於內鏡檢查。

3、幽門梗阻

其發生率非常低,多數患者發作時有噁心、嘔吐,嘔吐可在進食後發生,常有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後疼痛可減輕或消失。

4、體征

患者有消瘦、輕度貧血,上腹部可有輕壓痛。當黏膜嵌頓入幽門管時,可見胃型或胃蠕動波,在上腹部可觸及質軟的包塊,上腹部可有振水音。

本病以內科治療為主,但並無特效藥。注意飲食,少吃多餐,戒煙酒,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體位,採用左側臥位,儘量避免右側臥位;可給予鎮靜藥和抗膽鹼能類藥物,以抑制過強的胃蠕動,以減少脫垂機會,應儘量避免使用促胃動力藥,以免加重黏膜脫垂。有幽門梗阻者應禁食、胃腸減壓,並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對伴有胃炎、潰瘍或上消化道出血者應給予相應的治療。而內科保守治療失敗時,需考慮行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