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血不養心是什麼症狀

血不養心,屬於中醫的學術名詞,它主要是指患者經常出現失眠的症狀,經常會引起氣血兩虛,引起發慌心悸,導致虛汗焦躁等症狀表現,這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調養,可以通過一定的飲食保健來進行,另外平時要保持充分的休息,養成樂觀開朗的心態,積極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這都有助於調養的作用。

血不養心是什麼症狀

1、血不養心如果不及時治療,對精神方面有很大的影響,還會影響我們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等。血不養心不僅是生理上的疾病,長期不治,可能會引發精神方便的疾病。血不養心要及時治療,改善身體狀況。

2、血不養心的常見病症有失眠、氣血兩虧、虛汗、心神不寧、注意力不集中、神經衰弱、健忘症等。生理期不注意調理,或者產後未能得到及時的護理、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飲食、情緒低落都會引起血不養心的症狀。血不養心還會引起體質的變化,導致體質變得異常虛弱。

血不養心的調理方法

1、酸棗

功效:健脾開胃、緩解心悸心慌症狀、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

提示:酸棗單獨食用,寡味無趣,可做酸棗粥。將粥熬制粘稠即可。也可做紅糖酸棗水,將紅糖和酸棗熬制在一起,做酸棗水喝。能夠達到養氣安神、滋陰補陰的效果。

2、柏子仁

功效:治療失眠心悸、睡眠品質差、睡覺出汗、健忘等症狀。

提示:柏子仁可泡茶服用,也可做成粥食服用,安神凝氣,效果極佳。

血不養心除了服用藥物,還要注重自己對心理的調節作用。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效果會更好!

3、紅棗

紅棗又稱大棗,補脾胃、養心安神。現代藥理學發現,紅棗含有維他命C和A、蛋白質、脂肪、醣類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對於胃部虛弱食欲不振、脾臟功能不好、心律不整等一切虛證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