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頸椎脫位怎麼進行處理?

頸椎脫位,顧名思義就是指頸椎脫離了原來的位置,從而導致頸椎不能正常發揮機能的一種疾病。頸椎脫位分為很多種類型,具體來說,主要有寰樞椎脫位、頸椎後脫位、頸椎半脫位、頸椎骨折脫位四種,針對於不同的頸椎脫位,需要採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來緩解和治療病情。

一、寰樞椎脫位

寰樞椎脫位的治療目的是解除脊髓壓迫,穩定頸椎關節,防止再脫位。

對於自發性寰樞椎脫位,可行頜枕牽引。對於先天性齒狀突分離、齒狀突發育不全及寰椎橫韌帶發育不全等所致的寰椎前脫位,可行顱骨牽引,直到復位和症狀改善時,在局麻下行自體髂骨片枕骨和第1~3頸椎融合術,或鋼絲枕骨和第1~3頸椎固定,不必行椎板切除術。 對於脫位時間久,齒狀突在移位處癒合固定,經牽引不能復位,脊髓腹側和背側均受壓者可採取手術治療。

二、頸椎後脫位

伴有中央管症候群者先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對有明確致壓物者應視病情而定,有脊髓受壓症狀者應酌情及早施行手術切除致壓物,或通過恢復椎管列線達到減壓目的。對無脊髓受損症狀者,可先行非手術療法,待病情穩定後再決定手術切除致壓物及進行椎節融合。椎節嚴重不穩伴有發作性神經症狀者應先行牽引療法,待病情穩定後,可酌情行前路或後路植骨融合術或內固定術。伴有神經症狀者:應臥床,略前屈位牽引2~3周,然後再以頭-頸-胸石膏固定3~4周;也可選擇手術療法。

三、頸椎半脫位

牽引通常可以復位,但不必使用顱骨牽引,枕頜帶牽引就足以復位。急性期不主張手術。如在後期仍然存在損傷節段的不穩定或伴有遲發性脊髓或神經根壓迫症者,應手術治療。取頸前路檢間盤摘除、減壓及植骨融合術。若有脊髓壓迫,應施行擴大減壓和植骨固定術。

四、頸椎骨折脫位

1、由於受傷者受力點在頭頂部,有時患者可有昏迷。現場應首先考慮有無顱腦及其他重要臟器的合併傷。注意搬運時頸部的合理保護,以免加重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者更有可能由於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難,肺部痰液無法咳出,導致呼吸衰竭。必要時應儘早氣管切開,機械輔助呼吸。

2、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牽引復位或手術撬撥首先恢復椎管的正常形態,消除對脊髓的壓迫,避免脊髓變性水腫的加劇,並通過牽引維持對立。在減壓的的基礎上,應儘快地消除脊髓水腫及創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