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蒿泡水喝的方法是什麼?

白蒿是一種植物中藥,其中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可以有效預防一些身體疾病,還可以治療人體咽喉腫痛,具有散熱去黃疸止咳的功效,還有可以有效保護人體肝臟,形成肝臟保護膜,對人體肝臟細胞有很大的好處,而白蒿泡水喝的方法非常簡單,用曬乾的白蒿加入開水沖泡即可。

白蒿怎麼泡水喝

白蒿一般採取曬乾或者陰乾的方式,用開水沖泡茶喝,也可加點生薑片增加了止嘔和溫中散寒 的功效

一般沒有必要進行炒制,非要炒也可以,適應胃寒人群,但清肝利膽作用減弱

泡水時可以加點紅棗,或者加點枸杞,具有補益肝腎,清肝明目的作用

最好是煮水喝

白蒿是什麼?

白蒿的根比較單一,莖的下面是木質化,分枝和莖都被白色的微柔毛覆蓋著,因此,很多人會把它誤以為是一種草,事實上,白蒿是一種中藥;白蒿的作用很多,它的用途也非常的廣泛,那麼作為這樣一種常見的藥材,白蒿的作用又有哪些呢?

在臨床醫學上,白蒿多被用來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白蒿鮮草2兩或幹品1兩,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5~7日為一療程;或製成沖劑及片劑服用。其中被治案例有100例,3天內達到臨床治癒的有70例,4-7天的有23例。治癒的概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三。

據部分病例觀察,服藥後體溫恢復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復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裡急後重消失1.68天;大便鏡檢恢復正常及細菌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3.02天和5.65天。它的療效比黃連、痢特靈、合黴素等要高。

白蒿有如此明顯的治療效果得益于它根莖葉的化學部分。白蒿上下都有藥理作用,本植物的綠色部分含一種倍半萜烯類白蒿寧,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內酯和洋艾素。從這些化學成分中分離出的倍半萜r-內酯,對金黃色薄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療 風寒濕痹,黃疸,熱痢,疥癩惡瘡。

它的用法和用量極為的簡單,一般都用於內服,內服可以採用熬湯、搗汁的方式。《僧深集方》曾經就有記載:治惡癩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

白蒿泡水喝的功效

1、白蒿泡水喝的作用

白蒿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並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2、白蒿泡水喝的功效

白蒿對人體結核桿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對某些皮膚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顯著的消熱利濕,清肝利膽,降血壓等作用,對濕熱黃疸、黃疸型肝炎、胸脅脹痛、膽囊炎、膽石症以及高血壓、心煩失眠,頭暈目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