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番茄莖基腐病如何治療

番茄莖基腐病容易使葉片變黃尾炎,到後期整株都會哭死,所以對番茄種植來說,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對發病的一些規律還有防治措施治療措施問題,應該講究正確的方法,尤其是對藥物的使用一定要注意,也要選用抗病的品種,加強田間的管理,發病後要在莖基部用藥。

一、表現症狀

主要危害莖基部或地下主側根,病部開始為暗褐色,以後繞莖基部擴展一周,使皮層腐爛,地上部葉片變黃、萎蔫,後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二、發病規律

番茄莖基腐病的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病菌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強,可以在土中生存2-3年,大水漫灌且遇到地溫過高最易發病。

三、預防

A、按300倍液稀釋,每平米3升在播種前或播種後及栽前苗床澆灌。

B、在定植時或定植後和預期病害常發期前,按3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藥1次,用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四、治療

A、稀釋倍數:按300倍液稀釋使用,病害嚴重時,可適當加大用藥量。

B、用藥方法:對病株及病株周圍2~3米內植株進行灌根或小面積漫灌;若病原菌同時為害地上部分,應在根部灌藥的同時,地上部分同時進行噴霧,每5天用藥1次。

(1)選用抗病品種。

(2)培育無病壯苗。育苗期苗床換新土。育苗時先用55℃水浸種10-15分鐘,定植時要注意剔除病苗,幼苗定植時不宜過深,雨天及時排除地上積水,培土不宜過高。

(3)定植前清除田間病殘體,同時深耕。

(4)加強田間管理。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切忌大水漫灌,發現地溫過高,扒開莖基部土壤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