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家庭自製米酒的方法是什麼

米酒還被稱為江米酒、甜酒、酒釀等。主要是用糯米製作而成,在傳統的製作過程中,米酒疾病保留的在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葡萄糖、碳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製作完成的米酒乙醇的含量比較少,所以米酒口感甘甜醇香,回味無窮。因為米酒的營養成分特別容易被人體吸收,還促進血液迴圈、補血養顏、強身健體的功效,所以老人和身體虛弱的人都可以飲用。現在就說說家庭中自製米酒的方法。

食材:

糯米、酒麴

製作步驟:

1.選上等糯米,反復淘洗幾次,淘清白漿,清水浸泡。水層約比米層高出20釐米。浸泡時水溫與時間:冬、春季15℃以下14小時,夏季25℃以下8小時,以米粒浸透無白心為度,夏季更換1~2次水,使其不酸。

2.將浸泡好的米瀝幹後投入蒸鍋內進行蒸飯。在蒸飯時火力要猛,出大汽後10分鐘,揭蓋,向米層灑入適量清水。再蒸20分鐘,飯粒膨脹發亮、鬆散柔軟、嚼不沾齒,即已成熟,可下鍋。米飯出鍋後,用涼開水均勻地澆在飯上,一來使飯粒不會粘連,二來降溫,待飯溫降至36~38℃不燙手,然後撒入酒麴。

3.如果是塊狀的酒麴,需要先碾碎成粉末狀再撒入,也可以先把酒麴放入涼開水化開再一起倒入。然後把放入的酒麴攪拌均勻。留少量的酒麴待用。(用涼開水處理過的容易攪拌,飯已經吸入了一定的水,頭酵期間更容易觀察滲出的酒液。

4.拌曲時,要放一層飯,加點酒麴攪拌,層層加,層層攪拌)將糯米壓實,中間搗一個坑深至容器底(這個坑的作用主要是釀制過程中便於觀察酒液的滲出情況),再將剩下的酒曲調一點水,用手粘水拍到整平的糯米飯表面,然後蓋上蓋子。

5.不宜將容器徹底封死,因為前期的糖化過程是需要一些氧氣的,保持相對封閉即可。保持溫度30度左右,夏季室溫即可,冬季可放置於暖氣旁或使用熱水袋,棉被。最低也要保持20度以上,最高不能超過40度。最好用溫度計檢測溫度是否合適。

6. 2-3天后可開蓋檢查,如果發現坑中有大量酒液,按生米1:1.5加入33度左右的淨水,攪拌,封存。喜歡濃酒,水加點水少。裝壇後,由於內部發酵,米飯會湧上水面。因此每隔3~4天,要攪拌,把米飯等壓下水面,並把壇蓋加蓋嚴。經20~25天發酵,壇內會發出濃厚的酒香,飯逐漸下沉,酒液開始澄清,說明發酵基本結束。

7.此時可以開壇提料,將酒過濾壓榨。2-3天后,窩中出現水,飯很甜。加水發酵:酒壓榨分離後,很渾濁,通常我們已經開始舀著喝了:壓榨出來的酒會繼續發酵,會起泡,如果想穩定甜度和酒度,就要中止發酵,用不銹鋼悶鍋加熱,約70度,自然冷卻。抽取上層清酒,清酒放1個月自然澄清,去下層酒渣,裝壇。